第(1/3)页 11月1日。 五台山。 世尊坐下,有四大菩萨。 这其中,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道场就在眼前五台山,其余三座道场,则是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 佛门五校,便是这四大道场,外加嵩山少林。 五台山,人间佛国。 不仅孕育出五台大学,亦是龙城武大的摇篮。 盖因此地是灵空上人的缘起之地! …… 塔院寺。 崇山峻岭间,数十丈的白塔耸立。 相比起热闹喧嚣的少林寺。 五台山,寂静清冷。 除了稀稀落落的游人外,武道家都没有一个。 北方的冬季,无边落叶萧萧下。 塔下,一位老僧正在扫着落叶。 陆沉舟安静的站在塔下观摩,感受古韵。 观老僧气势,应该是普通人,并非习武之人。 “你是龙城首席,陆大侠?” “当不起,老丈叫我陆沉舟便可。” 因为这段时间行侠仗义,陆沉舟在民间也落得一个大侠之名,让他汗颜。他浅薄修为,在强者如云的当代,哪里当得起大侠之名,大侠是旧时救国救民的大佬称号。 老僧笑道: “有何当不起?大侠小侠,都是侠,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惩眼前恶,行眼前善,便是大侠…… 武道宗师修为是高,可人家若是对我们这等凡人漠不关心,在我们眼中也不如你这样的武道家受人尊敬。” 陆沉舟微微颔首,算是赞同。 天可怜见,他行侠仗义也是为了赚点钱。 不过君子论迹不论心,结果是好的就行。 他问道: “老丈,这里可是昔日灵空上人修行之地?” 老僧点点头,一边扫地,一边悠悠说道: “数百年前,灵空上人也是在这里扫地,他本名叫李大象,他觉得太难听,便自行改名为……李灵空。 李家乃晋商大贾,他自幼熟读三教经典,他不喜权谋,不喜经商,媒妁之言定终身后,他于洞房花烛夜诀别妻子,离家出逃,来到五台山隐姓埋名,拜师学艺。 奈何,灵空上人只是下等根骨,天赋有限,最终被接引人分配到了杂役院,做不得武僧,练不得拳法。 每日于这里扫地,郁郁不得志。” 陆沉舟叹道: “根骨,还是根骨……” 两个字,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 那时候,人才选拔体系不完善,资源也十分匮乏,封建糟粕浓厚,下等根骨想要逆天改命,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时代,没有根骨的普通人也能衣食无忧。 那个时候,天灾人祸不断,兵荒马乱丛生。 更不用说,妖鬼隐于暗处,择人而噬。 普通人的生活,能好吗? 老僧感慨道: “根骨先天而生,将人天生分为三六九等, 武道,还是残酷啊。” 随着眼界开阔。 陆沉舟知道,根骨是可以改易。 但天材地宝,何其稀少? 这条逆天改命的路径,注定是大气运者专属。至于觉醒武骨道胎,亦或者顿悟?同样是中彩票,难以普及。 若是武道不必受根骨所限,亦或限制小一些,那人类文明必然能挖掘出不少郁郁不得志,被埋没的金子。 那才是真正的人人如龙! 可惜,从古至今,无人能改变这一铁律。 老僧道: “灵空上人扫地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一做完工,便去观看武僧打拳,偷师学艺,他不服气啊。 凭啥下等根骨,就不能打拳? 那个时候,天下拳脉,以太极为尊,诞生高手无数,宗师林立,八极,八卦也不差,佛门之中,则以罗汉、金刚、菩萨等拳为主,辅以禅宗修心之法,此乃正宗。 象形拳,古已有之,但大多散落于民间,亦或者一些不入流的小势力,然后便是少林,天下象形拳师数量很多,质量却很差,宗师寥寥,大宗师更是从未有过。 灵空上人便从象形拳开始练,他资质差,又习百家拳,练的杂,最终四十不惑,亦未能踏足先天之境。” 陆沉舟笑道: “灵空上人乃是大器晚成的典型。” 老僧叹息道: “也正是因为大器晚成,灵空上人后面崛起也如彗星般短暂,他差点就可打破第六桎梏,结束张祖一语断千年的历史,却无奈被天夺寿,遗憾而终,可惜,可惜啊。” 这些历史,陆沉舟亦了解。 但他默默听着,让老僧讲解。 他感觉,老僧很需要分享这些给他人。 多年如一日的扫地生涯太枯燥,太孤独。 老僧道: “不惑之年,灵空离开了五台山,他深感自己资质愚钝,确实不是习武之资,决定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他要拜访三教,走遍大夏,将散落于民间的象形拳法,整理汇编,如此短暂的一生,才算不虚此行。 他循着天宝道人·徐侠隐之路线,开始长达二十年的云游天下之旅,以【大象愚僧】自居,最终于花甲之年,终于编纂出足以改变武道历史的《万象书》,成书之时,他一朝顿悟,以前所未有的高龄,踏入先天之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