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曹子华跟着张明瑞回到了首都,出了机场就无缝衔接会议,而且不止一场。 开会第一天曹子华还有些小傲娇。 看着专家们对双尾蝎顶礼膜拜的样子,他决定装几个大的。 “没错,项目的副总设,正是在下。” “……” “这都被你们看出来了,就是这么优秀。” “……” “是的,以上的功能我们都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议上大家的讨论也渐渐深入。 讨论的重点从飞机的本体功能转移到战术作用上。 听着几位首长的构想,曹子华一愣一愣的。 “有吗?我们咋没想到呢?” “……” “可以吗?我们不是这么设计的。” “……” “我丢,还带这样的?我咋没想到双尾蝎还能种蘑菇呢?” 三天的论证会开完。 作为项目副总设的曹子华对自己的项目有了船新的理解。 他甚至怀疑过去三天聊的是不是同一架飞机。 而且这漫长的会议还没有结束。 论证会得到初步结论之后,装备部很是满意,决定将项目快速推进。 由装备部牵头几家飞行器制造企业和研究所,成立双尾蝎专项项目组。 第四天。 曹子华便跟着项目组一起,飞抵西京。 作为全国飞行器人才的摇篮,工大毫无悬念的成为专项组的中坚力量。 听闻装备部有重大项目立项。 工大高度重视,挑选出了航空学院的干将,支援项目,教授起步,其中还有几位在一线项目任职。 牵头人是航空学院副院长,无人特种技术实验室的一把手罗泾。 张明瑞带着曹子华来到工大,第一时间热情介绍。 “罗工,这位是双尾蝎的企业负责人,曹子华总设,也是我们专项组的联合组长。” “小曹!” 张明瑞看罗泾直呼其名,觉得有些不礼貌。 连忙压低声音:“还是叫曹组长吧,这个项目由人家主导。” “什么组长,这我学生。” 罗泾再见爱徒,欣喜溢于言表,上去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