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首长,我们准备好了。” “开始吧。” 航工集团的领队栾文远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林枭身边请示。 此刻他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雄心壮志了。 刚才十一院拿出的项目不能说绝佳,但也是一款性能优秀的综合性无人机。 林首长全程都在质疑,很少给出认可的评语。 说明人家的标准可高了。 另外。 站在林首长身边的这俩年轻人不好糊弄。 他现在唯一的信心来源,就是自己项目的独特性。 “我这个项目代号500A,是一款小型共轴双旋翼无尾直升机。” “和武直一样的设计?” 林枭瞩目观看这架仅有一辆摩托车大小的飞机,眼神中有些许好奇。 它的旋翼位于顶部,分为两层。 见惯了多轴的旋翼无人机,看到直升机造型的飞机,眼前确实亮了一点。 栾文远谨慎解释道:“目前大家对武装直升机的旋翼布局还是有一些争论。” “有人认为双旋翼好一些,有人认为传统布局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们分析论证后,觉得相对海军的话,双旋翼目前是最优解。” 听得出来。 栾文远也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从一开始就在考虑甲方的需求,无时无刻把海军两个字挂在嘴边。 态度算是拿出来了。 但林枭不是轻易松口的人,没有让他一笔带过,而是刨根问底:“好在哪里?” 栾文远:“首先,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安装在同心轴上的两副旋翼会相反旋转而产生力矩抵消,因此不需要尾桨来平衡。” “这就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空间。” “海军的装备大部分都需要上舰,所以空间尤为重要。” “另外,它的航线操纵是通过改变上下旋翼的总局来实现的,由于没有尾桨的功率损耗,悬停效率要比单旋翼高出17%-30%。” “还有,由于共轴双旋翼的机身可以做的很短,因此它的结构重量和荷载和均集中在重心处,从而减少了直升机俯仰和偏航的的转动惯量,具备更高的加速特性……” 栾文远一发不可收拾,严谨仔细的做起了论证报告,越是深入,词汇越是生涩难懂。 林枭听的直皱眉,寻思你搁这写论文可不行啊。 “所以还是直升机的底子?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不直接上直升机呢?” 栾文远的准备显然更充分一些,没有被首长的质问搞懵逼,游刃有余道。 “因为直升机做不到这个尺寸。” “500A比的大小只有传统直升机的八分之一,比传统无人直升机也缩短了三分之一。” “但是在这个尺寸之下,在和还能保持500公斤的载重,速度能到140km。” “续航却比传统无人直升机高,最大续航超过5小时。” “另外,这架飞机可以在6级大风天气下自主起降。” 林枭听的津津有味。 时不时的回头观察身后的几个领导的眼神。 他明显能看到。 这一次海军陆战队的那几位眼里有光。 诚然。 从本战区的需求出发。 无人直升机似乎是解决战术需要的一个有效解。 可以做到像陈晨、齐莽所说的那样,填补高低空、高低速衔接的空白。 往上有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往下有查打一体小型无人机。 500A确实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定位。 整个飞机的尺寸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