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幸运的是,卫董事长派来了飞牛的魏总。” “哪个wei?”孙长兴问道。 陈晨随口解释:“魏修,您应该见过。” “……” 孙长兴当时就想起来了,心说对,这事儿对! 也就这个魏修能搞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不过孙长兴并没有发表看法,挥手让郭厂长继续说。 “魏总来了之后,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说国内有产能,国外没有。国内没市场,国外有。” “他让我们把格局打开,眼界放开,多出去走走。” “这一走不要紧,我发现国外才是广阔的天地啊。” “在我们这里显得很落后的基础工业产品,在他们那里是生活必需品。” 这是基本的外贸常识,但王翰生听着有些头皮麻:“你具体说说,具体是什么产品。” 郭世伟转身从半成品料堆里拿起一根钢管。 “就是这个。” “这种产品目前是我们厂的拳头产品,销量最大,年产能过百万吨。” “他的学名是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主要用途是当做灌溉管、输气管,反正就是搞基础工程建设用的。” 卫筱曾经在华卫的报告中见过这玩意儿。 当地农田设施的灌溉水管就是用的它。 而且还援助出去了一部分,当做当地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用。 唯一没想到的事,这水管的用量竟然那么大。 年产百万吨不是开玩笑的。 王翰生接过水管,和身后的陶文辉、孙长兴对了对眼神。 三个人有一定的默契,似乎在眼神中达成了什么共识。 于是他问道:“你再详细说一下关于这个水管的事情。” 郭世伟看了眼陈晨,于是风轻云淡道:“这玩意儿也没啥可说的。” “以前我们国内水管都用这种。” “后来改成pvc、ppr这些塑料管了。” “铸铁管就只用在煤气这些领域。” “工艺也不复杂,国内产量又大,所以很卷。” 王翰生对于这些仿佛都不感兴趣,直接切入话题道:“你手里这根管直径是多少?” “114.3毫米。”郭世伟对于自家拳头产品的参数了如指掌。 “为什么是114.3???” 王翰生有些咬牙切齿。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因为这个数字今天他看到过不止一遍了。 就在这时。 陈晨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王主任是吧?你有所不知,这管直径可不是我们说多少,就多少。” “管道这方面国家有严格标准的。” “像你手里这根,俗称4寸管,标准直径是115。” “我们出产的是114.3,0.7毫米的误差也是符合国标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