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主任你别瞎说,我们不生产武器,我们只是钢管的搬运工。” 面对陈晨的解释,所有人的脑袋里都嗡嗡的,仿佛被一锤子砸开了新天地。 老乡搞爆炸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 弄点白糖化肥当推进部燃料,再搞点走私来的炸药当战斗部,拧上一个简易引信,人人都是爆破鬼才。 据说在中东,做爆炸物就像吃饭睡觉那样简单。 可问题是。 无论多么朴素的工艺,都需要原料。 以前老乡们用的家伙什要么是战场上捡来的空弹壳。 要么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儿捡点钢管,那儿倒腾点花费,都是从生活用品里节俭出来的。 无论哪一种,效率都极其低下。 制作出来的爆炸物强度也不高。 现在陈晨直接给老乡原地产业升级,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不仅能流水线似的的生产钢管煤气罐,而且还能做产品优化。 就比如这个焊上去的尾翼。 晨盾可是搞飞行器出身的企业,空气动力学方面专精。 小小的四个铁片,赋予了煤气罐本不该属于他的能力。 现在钱进终于明白了陈晨经常挂在嘴边的‘要善于做加法是什么意思’。 就这款产品…… 看着朴素,但它快乐! 眼瞧摆在的面前的十几个半成品,大家都能脑补出爆炸的的场面,贼酸爽。 孙长兴有点怀疑人生的摇头:“你说这是迫击炮都有点侮辱它了,这分明是没良心炮啊。我滴妈,你还算个人,炮管斜着焊的,你这要是直着焊成垂发……画面太美我都不敢想。” “孙主任这个想法好,没想到你也是个产品经理圣体。”陈晨有些刮目相看。 “我……” 孙长兴无语凝噎。 我军这点优良传统全被陈晨给学去了。 万万没想到七十年后,还能看到老一辈先烈的智慧在发光发热。 但和七十年前不同的是。 这两个厂子加起来,产量大的恐怖。 晨盾在生产线有优化方面是有几把刷子的。 人家本部的工厂都已经配备工业机器人了,帮几个老工厂提高产能那不是顺带手的事儿? 再加上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种类齐全的上下游配件。 这俩厂的产能孙长兴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你老实告诉我,你年产多少?” “我们一期计划……” 孙长兴直接打断陈晨:“你甭一期二期的,你就直接说年产的数量。” “六十万。” 听到这话。 王翰生和陶文辉先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不多。 钢铁制品几十万吨真的不多。 毕竟这玩意儿的密度在那摆着呢。 按照他们之前预估的规模,一个厂可能也得五百万。 “六十万吨?”孙长兴皱起眉毛。“那不对啊,和中东打出去的数儿不是一个量级的。” “我说的是六十万个基数。” “???谁家好人算产量用基数???” 孙长兴都破音了。 好家伙。 口口声声说保障民生,转头就用基数做单位。 你是好道儿上来的碳基生物吗? 之所以这么惊讶,是因为孙长兴太了解基数这玩意儿了。 在部队里,基数并没有固定数量。 基数的大小取决于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