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小玩意儿在空中振翅高飞的时候,其他人才如梦初醒。 站在他们眼前的是晨盾科技的创始人、无人机行业的搅局者、无人机送快递第一人、国防工业体系的最大鹰派。 就这种人。 出门怎么可能不带无人机?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队员们刚扔出来的是扑翼机吧?”崔国胜觉得这才是正菜。 王小帅点头道:“是的,这是晨剑科技和晨翼科技联合推出的小型扑翼结构侦查无人机,代号蝠翼。” “蝠翼?” “是的,蝙蝠的蝠,顾名思义,这款无人机主要以蝙蝠为仿生样本,可以做无视野飞行。” 一旦晨盾开始进入无人机这个舒适区施展魔法,在场的同行就觉得自己像个麻瓜。 “什么是无视野飞行?” 王小帅按部就班的解释道:“复杂视距环境下的飞行,这架无人机配备红外和光学侦查设备。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配备了雷达,就算后台控制中枢失效,前端传感设备宕机,蝠翼也可以通过自身的雷达完成自主飞行,并且根据战场的电磁信号反馈自动判定敌方的装备数量和型号。” 陈晨补充道:“当然了,这款装备得接入千手观音指挥系统,才能获取数据,达到最大的功效。” 话音未落。 崔国胜当时就点头了。 接!现在就接! 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无人机本就是战场侦查的主要手段。 由于地球曲率的存在,人眼的观测距离最多也就五公里。 而在战场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观察距离无限缩短。 侦查,说白了就是视距的延伸。 由于国内无人机产业链的完善,多轴旋翼机已经成了战场的侦查助理。 但这种飞机还有很多的弊端。 第一,噪音无法解决,很容易暴露目标。 第二,飞行有低慢小的特点,很容易被击落。 因此多轴旋翼机在侦查领域有点作用,但不多。 但。 扑翼机的出现正好能弥补这两个痛点。 它们体积小,还采用了扑翼的飞行模式,产生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此刻正在战场上,战士们放飞的那三个小玩意儿完全没有声响。 另外由于它的仿生机制,很容易做到伪装。 说实话,不做提前了解单凭肉眼来看。 那三只扑翼机就是蝙蝠,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蝙蝠。 “也就是说,一旦这种蝙蝠放出去,看到的一切,都会立刻联网对吗?”崔国胜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 陈晨点头:“是的,只要接入电子数据库,根据电磁频谱,它可以识别出所有单位。” “它看见的,不仅会传输给战士们,同时也会传输到作战中枢。” “进而下发到千手观音系统中的每一个单位。” “它能看见,战士们能看见,坦克火箭炮能看见,航母战斗机甚至核弹制导都能看见。” 崔国胜忽然想起了上一次和陈晨面谈时他对无人化战争的理解。 当时崔国胜以为陈晨说的只是理论。 可是这架蝠翼机的出现,意味着陈晨已经从来理论走向实践了。 这架飞机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兵作战那么简单了。 如果将它作为战场前端探测设备,探测的信息无延迟的回传到敌军各单位。 意味着陆军几乎拥有了全视距的能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