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高炽连忙躬身应下,转身领着朱元璋、马皇后、太子标以及满朝文武走进温室。 随着众人沿着试验田缓缓前行,满朝文武的目光很快便被眼前的景象牢牢吸引——玉米的挺拔、红薯的繁茂已足够令人惊叹,尤其是红薯藤蔓下那隆起的土壤,让人忍不住猜测地下薯块的大小;而土豆田垄间那些鼓鼓的土包,更是让不少人停下脚步,眼中满是好奇。 翰林院学士郑清之忍不住走上前,他身着藏青色朝服,腰间系着玉带,长须垂在胸前,弯腰仔细打量着土豆田垄,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高炽殿下,这便是从美洲带回的土豆?瞧这田垄间土包的模样,倒像是地下结了不少果实,只是不知这果实究竟有多大,能不能撑起‘亩产二十多石’的传言。” 郑清之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经史子集,对儒家经典和历代典章制度有着极深的钻研,是继刘三吾之后,翰林院公认的一代名士,他的质疑,也代表了不少老臣的想法。 朱高炽笑着应道:“郑学士说得是,土豆的果实确实长在地下,光看土包看不出实际产量。今日咱们也不搞虚的,就一起动手,亲自把这些土豆挖出来,让大家亲眼看看,这一亩地到底能收多少,也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说着,他示意一旁的农官,将早已备好的锄头、竹筐分发给众人,“今日不分君臣,也不分官职高低,大家都来沾沾这高产粮种的喜气,亲手挖土豆,亲眼见证这收获的时刻!” 免费劳动力啊! 不用白不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