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慢慢绕到野鸡后面,李老三猛地将绳套甩出去,正好套住一只成年野鸡;王二也不含糊,扑上去按住一只慌不择路的小野鸡。 就这样,没半个时辰,两人就抓了三只野鸡、五只小野鸡,用草绳拴着,乐呵呵地往回走。 “这辽东就是好!”李老三一边走一边笑,“在山西老家,别说野鸡,连草都快被啃光了,哪有这么多野物?” 王二也点头:“可不是嘛!等开春种了地,再时不时来抓点野物,日子肯定差不了!” 刚走到屯口,就听到一阵热闹的喧哗声。 两人加快脚步,只见屯子中间的空地上围满了人,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抬着几只体型壮硕的动物往地上放——那动物长着棕黄色的皮毛,头上有短短的犄角,看着有点像鹿,却比鹿胖不少。 “这是狍子!”人群里有人喊,“听说还是猎户出身的赵大哥带队抓的,一下抓了三只!” 王二和李老三挤进去,果然看到之前认识的赵猎户正擦着猎刀,旁边的水桶里还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有大有小,足有几十斤。 “赵大哥厉害啊!”有人笑着说,“这狍子肉嫩,鱼也新鲜,今天能开荤了!” 赵猎户摆摆手,笑着说:“这辽东的河多、林子密,野物本来就多,下次咱组队去,保准能抓更多!” 这时,周里正走了过来,看着地上的狍子和鱼,大手一挥:“乡亲们!难得有这么多好东西,今天咱全屯子一起吃饭,热闹热闹!家里有锅的拿锅,有柴的抱柴,会做饭的都来搭把手,让大家都尝尝鲜!” 话音刚落,众人就忙活起来,原本安静的屯子瞬间变得热火朝天。 女人们动作麻利,有的拎着木桶往井边跑,井台上很快排起了队,木桶碰撞的声响、打水的哗啦声此起彼伏;有的转身往家跑,不一会儿就拎着盐罐、醋坛、晒干的辣椒和葱姜回来,还不忘互相叮嘱“多拿点,人多吃得多”。 男人们围到狍子和鱼旁边,挽起袖子动手处理——力气大的负责按住狍子,赵猎户则拿着尖刀示范怎么从腹部划开、怎么分离皮毛和肉,还一边教一边说“狍子皮别扔,能硝制成褥子,冬天铺着暖和”;处理鱼的人也没闲着,有的刮鱼鳞,有的开鱼腹,有的清洗鱼内脏,旁边的木盆很快装满了处理干净的鱼,连鱼鳃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孩子们也没闲着,围着大人们跑前跑后,有的帮着递刀、递抹布,有的跑去抱柴火,有的则蹲在旁边看处理野物,时不时发出惊叹声,还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追着跑着,笑声传遍整个屯子,热闹得跟过年时全家团聚、准备年夜饭一样,连空气里都透着股欢喜的劲儿。 王二也没闲着,帮着李老三一起劈柴,妻子则跟着其他女人去择菜、清洗鱼内脏。 很快,几口大铁锅支了起来,柴火点燃,浓烟袅袅,狍子肉被切成大块,放进锅里焯水,再加上葱姜、盐巴炖煮;鱼肉则被片成薄片,有的煮汤,有的裹上玉米面炸成鱼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