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诏书宣读完毕,台下将士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浪震得地面都微微颤动。 百姓们也纷纷欢呼,不少人挥舞着手中的小旗,为大军送行。 此时,高台一侧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朱高炽身着一身亮银色的铁甲,腰佩宝剑,虽身形略显丰腴,却难掩周身的英气。 他步伐沉稳地走上高台,身后跟着傅友德、冯胜两位老将,两人皆身着铠甲,神色肃穆。 朱元璋从案几上拿起象征大将军权力的兵符与斧钺,郑重地递到朱高炽手中:“炽儿,此兵符可调动全军,此斧钺可斩违令之将!朕赐你‘便宜行事’之权,军中大小事务,你可自行决断。切记,此次出征,不仅要荡平胡季犛势力,更要安抚安南百姓,让他们知晓大明的仁义,莫要辜负朕的信任,莫要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朱高炽双手接过兵符与斧钺,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孙儿定不负皇祖父厚望!此行必荡平胡季犛,平定安南,安抚百姓,为大明开疆拓土,早日凯旋!” 傅友德与冯胜也随之跪地,齐声应道:“臣等必辅佐大将军,完成使命!” 朱元璋扶起三人,目光转向台下的二十万大军,高声道:“将士们!朕在此为你们壮行!愿你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待大军凯旋之日,朕必亲自出城迎接,论功行赏!” 朱高炽手持兵符与斧钺,走到高台边缘,俯瞰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将士,朗声道:“诸位将士!今日我等出征安南,并非为了掠夺土地,并非为了滥杀无辜,而是为了解救安南百姓于水火之中!胡季犛乱政,安南百姓受尽苦难,他们盼着大明出兵,盼着和平与安稳!我等身为大明将士,当牢记‘仁义’二字——大军所至,不得滥行杀戮,不得劫掠百姓财物,不得凌辱安南妇孺!若有违者,无论官职高低,皆以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他顿了顿,双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语气愈发激昂,声音透过校场的风传遍每一个角落:“诸位将士!此次出征安南,乃是为大明开疆拓土、为百姓谋太平的壮举,朝廷定不会亏待每一位为国效力的勇士!若能平定安南,荡平胡季犛势力,有功者——冲锋在前的先锋,赏世袭爵位,赐辽东或安南的良田百亩;运筹帷幄的将官,加官进爵,子孙可入国子监读书;哪怕是普通士兵,只要立下战功,也能获银钱赏赐,还能凭军功免除家中赋税!” “至于为国牺牲的弟兄,朝廷更不会让他们寒心!牺牲者的家人,朝廷会按月发放抚恤金,直到子女成年;家中若有年迈父母,由官府负责赡养,生病时有医官诊治,逢年过节还有官府慰问;其子女长大后,可优先入军营或官府当差,不用像寻常百姓那般奔波谋生,保准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安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