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推动现实世界技术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应用技术迅速铺开。 无论是能源、材料还是人工智能,对后续快速启动工程建设,快速进行技术试错,意义还是相当重大的。 而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方面的推进速度很快,技术也基本没有难点。 最关键的问题,就集中在了能源和材料方面。 同时,材料方面最紧迫的问题,除了所谓的强互作用力材料,就是CKC卡西米尔-克莱因晶体了。 坐在协调小组办公室内,刚刚结束了与全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材料学专家的会议,林序一边看着会议整理出来的报告,一边皱着眉头说道: “所以现在看来,这个所谓的CKC晶体主要的原理是清楚的。” “但是,在实现路径上,我们几乎可以说有无数种不同的路径。” “不过,目前在数学上最有可能实现的,还是利用Conifold奇点,通过拓扑保护来锁定负能量,防止负能量被真空涨落湮灭。” “仅从理论层面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在宏观上实现这个步骤?” “如果是宇宙中自然存在的东西倒还好,但Conifold奇点的宏观表现,应该早就已经被暴胀过程抹平了。” “现在,要制造Conifold奇点,我们需要在原子级精度上操控Calabi-Yau流形,而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我们能够模拟出二维简化模型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如果要达到原子级别的操控,我们有需要有足够能级的引力操纵技术。” “进一步说,要有足够能级的引力操纵技术,又需要优先获取足够多的能量、足够高能级的粒子碰撞设施.” 一连串的技术梳理下来,林序自己都觉得头疼。 虽然看上去,每一项技术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向,导向的也是不同的实现形式。 但实际上,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完全独立的。 “科技树”这种东西,在高维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已经不存在了。 所有技术混杂、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复杂的、如同蛛网一般的“技术网络结构”。 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就是“能够落地”的技术本身,而你想要点亮一个节点,大概率需要先点亮周边的所有节点。 很难。 在他的身边,江星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沉默片刻后,她开口说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维相关技术的发展倒是跟高维属性完全匹配的。” “技术发展路径已经不是线性的了,而是平面化的。” “除非我们能找到这张网最边缘的那个起点,然后以几何扩散式的方式去推动。” “否则,按照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硬生生把这项技术点亮,难度还是太高了.” “确实.” 林序轻轻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但无论如何,CKC晶体已经是我们能触摸到的最接近的一项技术。” “它是位于这张网的中心的,如果能点出来,必然能带动其他一系列的技术发展。”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推进。” “我计划花个一两个月的时间,把这项技术推进到极限、推进到‘不依赖无源信息就无法向前’的地步。” “然后,我再消耗一次机会,把关键技术细节带回来,争取把这项技术一举拿下。” “合理。” 江星野竖起大拇指。 “这样目标更明确,效率也更高。” “不过问题来了-——我们现在具体要做什么?” 江星野的话音落下,林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 他开口回答道: “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已经陷入死局了。” “要么我冒险直接进入另一个世界去拿无源信息,要么,我们就得搞点非常规手段,尝试去跨过眼前的障碍。” “前者肯定是最后手段了,对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