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动员-《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第(1/3)页

    凌晨4点17分,超常规应对小组报告提交30分钟后,应急管理部正式下达命令。

    命令要求,所有可能受概率云影响的区域以市为单位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全国进入自然灾害一级响应状态。

    命令通过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瞬间传达,而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国家机器的齿轮,也开始了全面咬合。

    轰然巨响之下,磅礴的动力渗透到这台史无前例的巨大机器的每一个角落。

    而首先动起来的,就是最关键的、如同血管一样支撑起这具身体的运输网络。

    全国铁路调动中心内,巨大的运行图在AI辅助下开始动态重绘。

    无数客运列车被智能引导至备用线或车站暂避,一条条“绿色通道”被瞬间打通。

    一列列平时罕见、涂装为“中国应急”的专列,拉着满载的平板车厢,从分布在全国的七大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呼啸而出,驶向预警区域。

    站台上,现场指挥员手持对讲机观察着列车出战情况,而在他的身边,巨大的集装箱里装载的是一系列模块化的组件。

    从野战医院,到大功率发电方舱。

    从制式避难所板材,到应急炊事设备。

    在这个站台上,他们将要运输的并不是简单的“应急救灾物资”。

    准确地说,他们正在搬运的,是一座“小型城市”。

    在灾难来临的瞬间,这十多列列车所装载的设备,可以瞬间让一座被夷为平地的小型城镇恢复基本功能。

    ——

    而这,还仅仅是这一轮紧急吊运的冰山一角。

    当现场指挥员的再次看向调度中心的运行态势图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以万计的货运列车正在沿着庞大的铁路系统穿行。

    如同携带着营养的血液,它们向着灾难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奔赴而去。

    在一切还未发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

    而在各地的铁路站,同样是紧急动员起来的军方运输车队已经第一批抵达。

    他们将承担从铁路网络运输到公路网络运输的区间责任,负责将堆积在火车站的物资转运到预定的临时存放地。

    ——

    在国内46处潜在灾区、以及3处潜在重灾区中,并不是每一座周边城市都有承载和存放物资的能力和场地。

    所以,在他们身后,大量工程机械也已经进场。

    场地开辟、硬化、顶棚搭建.

    当第一批物资到达时,这片场地也应该准备就绪。

    操作着四足履带式挖掘机的工人挥汗如雨,他的操作台上还架着手机。

    那本来是他用来刷短视频打发重复操作时无聊时间的利器,但现在,他却根本顾不上多看一眼。

    只有手机里传来的声音,在提醒着他这一次的任务有多紧急。

    “各位居民请注意,接国家应急部紧急通知,我市可能于五小时四十五分钟后,发生高强度‘重力异常’灾害。

    请所有人保持镇定,立即通过手机导航APP查看官方推送的疏散路线,前往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

    重复,请保持秩序,听从指挥……”

    撤离?

    男人拿起手边的对讲机,语气恼怒地大喊道:

    “他妈的2号车滚开啊!”

    “给我把作业面留出来!别挡我的路!”

    撤离?

    撤个屁!

    他踩下油门,挖掘机缓缓向前,在2号车撤走之后,终于占据了最合适的作业面。

    挖斗上下翻飞,铲齿跟石头碰撞出一簇火花,把他吓了一跳。

    他并不是担心这台耗尽了自己继续的挖机损坏——这种项目,就算把挖机干废了,也有人赔一台新的。

    他担心的只是因为自己影响了其他作业车,到时候挨骂的,就不止他一个了。

    稍稍定了定神,男人放缓了手上的动作。

    五小时四十分,完全来得及,倒也不用那么赶.

    他的车轮碾过已经平整的作业面,而负责浇筑的工人则紧随其后,将速干水泥直接浇筑进已经布置好的铁丝笼中。

    操作着泵机的工人随手拿起一根烟掉在最少,抬头的瞬间,他看到大量无人机正在自己的头顶集结。

    “卧槽。”

    他一时有些愣神。

    这么多的无人机,他以前只在无人机灯光秀表演的时候见过。

    但那玩意儿用的也是小型无人机,而现在飞在自己头顶的显然是大型重载无人机。

    在其中,还有许多架在他看来大到不可思议、甚至比真正的直升机还要大的多轴无人机。

    大部分无人机都没有吊运任何载重,他知道,这些无人机只是过来“踩点”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过来绘图加组网的。

    在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这批无人机会以惊人的效率运作起来。

    不需要人为操作,也不需要引导,它们会像蜂群一样往返于蜂巢和花蜜之间,不知疲倦地带回一切需要的物质和养分。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必须尽快把无人机降落所需的场地铺设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