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朱标点头。 在最初的茫然后,他也是彻底明白过来,这些报纸真正的作用。 朱标又笑着道:“夏之白考虑的倒是很周全,不仅考虑到了朝廷为此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想到这些报纸主要的销售对象是文人,以及一些识字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有一定家底,所以不用直接发,而是需要用钱买。” “这样一来,朝廷的负担,倒是小了不少。”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话虽如此,不过咱让朴狗儿去查了,办报纸的事,翰林院自身都不同意。” “为什么?”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还能有什么,因为这事以前是礼部的事,翰林院那些学士,哪有胆子去招惹礼部的人?儒家不是最讲‘礼’吗?这种事他们不敢做,哪怕夏之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依旧没说服刘三吾、方孝孺他们。” “这就是咱大明的书生啊。” “真让他们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都推三阻四,唯恐得罪了人,但要是真有什么好事时,又唯恐落下了自己,依咱看哪,这些书生其实不是怕,而是觉得朝廷政令通过这种形式发下去,会得罪很多地方官员,他们一个个都只顾自己,根本就没有为朝廷考虑过。” 朱元璋满眼不屑。 刘三吾这些学士的心思,他一眼就看穿了。 那是什么怕得罪礼部,要是真怕得罪,以前也不会死命弹劾了。 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来自地方,跟地方不少官员有联系,甚至还承过这些人的恩情,而朝廷这么一弄,却是会让地方原本晦暗不明的政治态势,一下明朗起来,尤其是让很多地方识字的文人书生知道了很多‘真相’,这无疑就坏了事。 这些学士真正担心的是这! 朱标冷笑一声道:“那儿臣更认为,这报刊非办不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