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开学了-《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
第(3/3)页
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小哥哥都给她讲过的,做小学生,上课不能跟生虱子一样乱动,要安静老实的听课,要……
“你们都是今年的新生,咱们今天上午,主要就是发书与讲一下规矩,首先就是上厕所,如果大家谁要上厕所,要举手,现在我来教大家……”田老师的话还在继续。
宝丫坐在位置上,轻轻点头,对的,上厕所要举手,她也学过啦。
“好了,现在我们先发书,后面,你们几个男孩子跟我一起去拿书,其他同学都在位置上不要动,也不要互相交头接耳。”田老师点了几个看起来比较壮硕的男娃儿,领着他们离开。
人一走,宝丫原本挺的笔直的肩膀直接就耷拉下来,说:“呼~”
绍勇小声:“表叔好吓人。”
宝丫小声:“不要交头接耳。”
“好的吧。”
果然,没一会儿人就回来了。
田老师把书本点了一遍,随即一本本的发了下去,说:“一共是五本书,主要科目是语文和算术,其他三本是副科的书,大家也要好好保存。每个小朋友拿到书之后,回家让家长在书上写上班级和名字,我们就是一年一班。像是王美宝同学就要在上面写上王美宝,这样大家的书就不会拿错了。”
他发书正好发到宝丫,以她举例。
宝丫抬头挺胸,眼神热烈,她都记住啦。
田老师笑了笑,说:“其他的小孩子写自己的名字,我是举例,别是你拿到书,也写王美宝,那可就不对了。”
这可不是他要多此一举,每一年都有这样的糊涂蛋。
他明明是举例,他们就能写成别人的名字。
他这么一提醒,宝丫翘起了嘴角。
“另外,我能上学是需要铅笔橡皮还有田字格本横格本,这个需要你们自己准备,学校是不发的,别的你们可以暂时不准备,但是至少语文和算术是要各有一个本子的……”
宝丫认认真真的记住,打算让爸爸带她去买。
铅笔她都有了,她也有图画本,但是这个不是田字格本,也不是横格本。
这一上午,小孩子们都在学规矩和听规矩里渡过。放学大扫除,小孩子们又分了组,六个小孩儿一个组,宝丫跟绍勇是同桌,还有后头的狗蛋儿,哦不,姜望雨同学,还有另外三个同学是一组。
今天是集体扫除,不用分组。大家都擦了自己的桌椅,这才各自背着书包放学。
这一上午,可真是太累啦。
宝丫跟着绍勇一起出了门,说:“小哥哥还没出来。”
绍勇:“下午放假可以去玩儿了。”
宝丫:“我们要买本子。”
“对哦。”
绍勇问:“那你们中午是回家吃吗?”
如果要在学校热饭,是要报上去的。
宝丫摇头,说:“不在学校吃,我和小哥哥要去奶奶家吃饭。”
她爸爸说了,冬天倒是还成,如果是夏天,最好还是不要自己带饭了,天气热起来,饭又捂了一上午,再好吃的东西也一般了。如果赶上运气不好坏掉了,那就更完犊子。
绍勇:“这可太好了。”
他还不想跟妹妹分开呢。
宝丫嘿嘿嘿。
很快的,宝丫他们不仅等到了小高铮,还等到了王家其他几个小孩儿,一大群孩子浩浩荡荡的往家走。宝丫背着小书包,格外的神奇。
她可是上学了呢。
一群小孩子一起回家,走的大步流星的,宝丫跟小哥哥小姐姐们嘟嘟囔囔的讲今天上课的事情,宝丫:“我本来觉得背手坐很简单的,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好累哦。”
她又说:“厕所距离教室好远,我都怕下课时间不够。”
她继续聒噪:“老师好严肃……”
三丫倒是淡定的说:“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啦。你就放心吧,这些都是小事儿。”
“是的,很快就能适应了。”
宝丫抬头问:“小哥哥,那你呢?你感觉咋样?你们老师好不好?”
“他们班老师是全校最凶的。”绍武嘀咕。
宝丫:“啊!”
她瞪大了眼。
“其实也还好,我反正不会调皮捣蛋。”小高铮认真。
这里农村的老师,比他在省城的老师严肃。
不过他不害怕。
老师又不是坏人。
其实小高铮不懂,其实这还真不是他省城的老师多温柔,而是不敢对孩子严肃。这要是有人找茬儿……那也不是没有。大家都明哲保身,自然不会太严肃。
至于这边农村,越是村里越是风气不重,老师自然是更严肃一些。
家长们可都是希望老师能严一点管孩子呢,大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就自带自古以来都是说,严师出高徒。
小高铮感觉还挺明显的,不过他适应良好。
他说:“明天开始我就是全天上课了。”
宝丫:“我们明天还是半天,这个礼拜我们都是半天。那我在家等哥哥。”
小高铮:“好!”
这要说起来王一城给他们送到这边读书确实更合适,不然这一下午小宝丫都是一个人,这谁能放心的下?现在在村里,就没有那么多担心了。
就算是进来一条陌生的狗,都得被拦住问两句。
村里人虽然一根葱一头蒜都要算计,但是也胜在人和人之间都熟络热情,彼此更是都认识。但凡是有陌生人,肯定是要被拦住。这就让人放心很多了。
宝丫他们一群小孩子一起回到了王家,田巧花正在做饭,王一城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正在跟他妈寒暄。
准确说是商量宝丫中午吃饭的事儿。
既然分家了,那就一码是一码。
王一城:“妈,宝丫和小铮在这边吃午饭,您看一个月给您多少钱合适?”
小孩子们:“!”
听到啦!
王一城也不怕孩子们听到,他都看到几个嫂子竖起耳朵了。
嗐,他们有时候就是不懂,有时候说的清楚明算账,才是最省钱的。
田巧花:“一个月啊,一个孩子你给一块钱吧。”
一个成年人在厂里吃饭,光吃午饭一个月三块钱也够了,小孩子一个人一块钱,可以了。他们家没有吃的多好。
王一城:“行,那我每个月月初给您拿钱。两个孩子就是两块钱。”
他开玩笑说:“您得给孩子们弄点好吃的啊。”
田巧花翻白眼:“就一块钱你还想吃的多好?你们在食堂一个月吃三块钱能吃饱,但是也不是吃粗粮?”
这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虽说一块钱以田巧花的能耐可能还能省下来一点,但是那也是因为自家种菜,这自家种的菜不花钱,但是也不是不费功夫。这玩意儿要是出去买,一样要花钱的。
所以这个钱田巧花挣得理直气壮。
王一城是懂这个道理的。
他说:“您看您,我就开个玩笑,您就不高兴,你也太容易不高兴了。他们小孩子当然是吃啥都行了。”
“这还差不多。”
宝丫还有小高铮都在一边儿看热闹,没有什么过多的反应。这个事儿吧,王一城专门找他们谈过的,两个小孩儿大抵也知道,中午在这边吃不会吃的多好,还要定量,但是王一城也给他们解释了原因。
确实,这要是在学校吃,不是那么方便的。
夏天饭菜容易坏是一个,食堂热饭是要交柴火的,他们哪有那么多功夫去捡柴?夏天自然怎么都行,但是天冷之后呢?每个月交柴火,就很麻烦了。
毕竟,他们不住在村里了。
当然还有就是王一城要专门给他们做一顿饭带着,也比较耽误事儿,如果拿早上的剩饭,那也不能给他们带鸡蛋啊!别的孩子都吃咸菜窝窝头,你吃鸡蛋,这其实不是很好。
王一城觉得过得好归过得好,没必要太显摆。
犯不上。
不过王一城也说了,中午虽然在这边吃的清淡一些,但是晚上回家给他们做好一点的,所以小孩子都没有什么意见的。
王一城这头儿跟田巧花说好了也给了钱,念叨:“宝丫你在村里玩儿归玩儿,别总是往山上跑,就在下面转悠还成,你往里面走,爸爸不放心。别总是给我折腾,晓得吗?”
宝丫:“知道啦。”
王一城:“你们看着点妹妹。”
几个大孩子纷纷点头。
王一城笑了笑,掏出一把糖,说:“一人一块,自己拿。”
“谢谢小叔。”
“小叔真好。”
小孩子们可开心了,一个个嚷嚷着拿糖,如果不是过年,家里可不会买。
他们也很难有吃糖的机会的。
王一城:“这糖还没吃,嘴巴就甜。”
他笑了笑。
小孩子们一个个得了糖,都不着急吃,全都揣进了兜里。马上就要吃饭啦。
田秀娟已经开始放桌子了,她说:“小五子,我能用一下缝纫机吗?我想给孩子改改衣服。”
王一城:“行啊,正好你帮我们家洗洗衣服呗。”
田秀娟:“行!你拿来吧,我上河就顺便给你洗了。”
“好嘞!”
你看看,双方又皆大欢喜了。
小高铮挠挠头,瞄一眼大伯母,她竟然没有不高兴,还挺乐呵的?
他有点不懂。
还可以这样的吗?
他再看看其他人,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异常,哦,是他少见多怪了。
他戳一下宝丫,宝丫:“干嘛?”
小高铮犹豫了一下,最终没问,反而是想起另一茬儿很重要的,说:“下午上山不?”
宝丫看看爸爸,果断:“去!”
小高铮开心!
打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