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晨 陈朔在寝室床上醒来,就看见玻璃上蒙上了层水雾。 “说冷就冷啊。” 嘀咕了句,从衣柜里翻出一件崭新的黑色呢子大衣,牌子货,具体什么牌子陈朔也不清楚,谁送的也忘了。 樊诗茵还是易宜宁来着,也有可能是高凛。 披上大衣,回头看了眼还在呼呼大睡的室友们,朔总桀骜一笑。 “妈的,活该老子财富自由,主打一个自律人设。” 去食堂买了一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再搞了碗胡辣汤,吃完整个人都热乎了。 最近的话,陈朔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收购y是重中之重,他不是没竞争对手,号称APP工厂的字节跳动,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 y的主人虽说是同胞,但人家的原则很简单,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最近港娱那边知道内陆的觅觅科技在整合影视资源,就组了个团前来拜访。 说是拜访,其实内部很多人还是老思想。 我们不是来乞讨的,我们是来视察,然后找机会合作的。 觅觅影业的负责人是陈朔专门从首尔挖过来的,华裔,年轻时候混过武行,去好莱坞当个武术指导,最后在首尔混出了名头。 张锋一米七五的个子,精壮精壮的,和陈朔碰头后,立刻就开始回忆自己混迹香江的经历。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香江,就跟周星驰《喜剧之王》里的待遇没啥区别,多拿一份盒饭都会被场务翻白眼,私底下说我这个大圈仔下贱。” 陈朔笑了笑,张锋那代人但凡走出去的,几乎没有没受过委屈。 没办法,人穷志短嘛,即便到现在,港圈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内娱的,觉得这就是群暴发户,毫无底蕴可言。 “那好莱坞呢?”陈朔好奇问。 张锋回答:“好莱坞是目中无人,天生的傲慢,不过他们服真本事,我打出名气后他们对我客气了很多,港圈不一样,我做得再好,他们也觉得我贱。” “现在港圈日薄西山了,我就觉得特别解气。” 港娱确实是不行了,这些年烂片频出,更多情况下是最大消费群体大陆市场不买账了。 多年下来,赚到钱的就那么几部:《寒战》系列,《扫毒》这都有些年份了,19年出头的《怒火重案》,谢霆锋和甄子丹主演,可内核还是警察抓小偷那一套。 大家都说是因为演员断代了,青黄不接,陈老师一个照相机,直接掀翻了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 其实陈朔后来评估了下,就算没陈老师的事,港娱也掀不起啥浪花了。 内容没了竞争力,自然也就没了市场。 搞到最后,连星爷都得打情怀牌。 “今天谁来?”陈朔走进觅觅科技大楼,周遭同事纷纷停下脚步问候。 张锋回答:“最大咖是吴宇森。” “哦,知道。”陈朔语气平淡的回复了句。 吴宇森多辉煌啊,混好莱坞拍《变脸》和《碟中谍2》,那叫一个出尽风头。 现在呢,一部太平轮,扑的爹妈都不认识。 这次来见陈朔的,还有一些年轻演员,大部分都是女的。 精挑细选。 车内 一名大陆这边负责接洽的中间人,正在捧臭脚。 “吴导,觅觅科技国际影视平台最近的作品您也看了,确实很有突破点,陈朔董事长已经几乎整合了首尔的影视力量,还在跟好莱坞团队合作,这方面您是顶级的,到时候肯定洽谈的非常愉快。” 吴宇森这回带了全明星团队,如果不是华仔实在抽不出时间,他肯定要把这位大牛也叫上。 这位曾经的大导,是真的亏怕了。 他现在急需一部超级大制作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听了中间人的话,吴导微微一笑:“见了面再说吧,对方实在太年轻了,我担心他不太懂电影。” “吴导,虽然我们朔总不懂电影,但他懂市场,懂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车厢内,一道年轻的声音忽然响起。 众人回头看去。 中间人立刻介绍:“这位是觅觅娱乐的副总,简佳女士。” 介绍完,中间人附耳对吴导小声说:“她是陈朔董事长的同班同学,创业之初就跟随左右的元老,朔总对她非常信任。” 信任? 一个毛丫头。 吴导面色不虞,倒不是坏,而是晚辈对年长者如此冒犯,不由自主的感到不愉快。 简佳微笑的说道:“觅觅科技旗下的觅音,是现如今16至28岁年轻人最爱用的短视频平台,A站集结了内陆几乎所有的自来水.” “吴导,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付得起电影票,而且进了商场,绝不空手进影院,一杯奶茶,一袋爆米花是最基本的。” “他们,才是消费主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