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赐婚-《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第(2/3)页
只是,你乃国老令公之子,国之勋臣,家世煊赫,若是迟迟不婚,恐外朝中人议论我与陛下待功臣之后薄凉。”
郭映闻言一滞,张了张嘴巴,却又无话可说。
淑妃王氏如今掌管皇后玺印,掌管着后宫诸事,召命妇入宫联络感情,过问儿女辈婚姻
之事,理所应当,谁也说不出闲话来。
只不知,她召自己来,到底是想让他尚一位公主呢,还是另有安排……
思及至此,郭映越发觉得局促起来,脸颊泛红。
王氏见状,笑吟吟的看向他,温言道:“我如今暂代六宫之主,不敢擅自做主替你订下婚约,弄巧成拙,让令尊蒙羞。
但是你须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终究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不可能永远孑然一身,也不可能如儿戏般自作主张,心中须得有一番计较。”
王氏的话语虽平和,却字字珠玑,直击郭映内心深处。
诚然,像他这样的出身,是决计不可能在婚姻大事上由着性子胡来的,否则不仅会令家族蒙羞,为世人耻笑,还可能会累及父兄,闹得家里阋墙谇帚。
只是,要他娶一个素未谋面,对对方一知半解的女子为妻,委实有些难以接受,更遑论,他心底还存了一份本不该有的奢望……
沉默许久,郭映才艰难的吐露一句:“还请娘娘提点。”
“这就对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婚女嫁,天经地义……”王氏含笑说着,顿了顿后,又道:“不过倒也谈不上提点,我毕竟只是一介妇道人家,只是想让你认清现实,放弃一些妄图。
那霍王之女虽说也是皇族中人,生得明艳动人,我见犹怜,但以我想来,你想让她登堂入室做妻,绝无可能。
郭郎你若是有此心思,还不如趁早断了,免得将来黯然伤神。”
王氏这番话说完,屋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窗外寒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
郭映低头看着脚尖,沉默良久后才咬牙道:“多谢娘娘提点。”
“嗯,你能明白就好,不过我也并非那种不懂儿女情事的妒妇,你既然与霍王之女小玉有缘,我也懒得做那个棒打鸳鸯的恶人。
我这儿有个折中的法子,可使你遂愿,你可愿听听?”
王氏含笑问道。
郭映心思百转,沉声道:“娘娘请讲。”
王氏抿了抿唇瓣,道:“你可知古时贵女出嫁,皆有滕妾?”
郭映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媵妾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的一种制度。
媵妾说白了就是指陪嫁媵侍,她的地位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场合。
高一等的像是女英、吴国太,与出嫁的贵女是亲姊妹。
次一等的是同宗姊妹,春秋战国之时,诸侯娶一国嫡女为妻时,女方要侄女和妹妹随嫁,同时还有同姓的两个诸侯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也必须带侄女和妹妹相随,这样一次嫁出去九个女儿。
同姓诸侯国陪嫁的王女,一个是“左媵”,一个是“右媵”,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的媵制。
再次一等的是就是贴身侍女陪嫁了,这个在当世乃至于后世就比较常见了。
话到此处,郭映就明白了王氏的意思了,她是想让霍小玉,或者说李小玉给他做媵妾,至于正妻嘛,很显然是她心中已有了人选,故而才会借口让李小玉陪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