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今有了番薯,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种植。 关于种植的法子,夏源还是知晓的。只要把藤蔓根茎剪下来,埋到土里,如此就能发芽,最后长成果实, 理论上是这样,实践上也是这样,后世种地瓜都是这样种的。 但稳妥起见,他是连带着番薯一块种的。 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番薯绝对比根茎好种植,哪怕是随便找个盆,装点水,然后把番薯扔进去,放在那不管,过一段时间它都能发芽。 何况,从吕宋带回来五百多斤番薯,上面带有藤蔓的只有四成左右,这四成里更是只有两三成的根茎还算勉强符合栽种的需求,这样里外里的一扣除,量就很少了,还不如直接种番薯。 夏源一个没留,全给种到了地里。 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外面,上头盖着稻草垫子,以此来保持温度。 现在他只盼着这番薯能早点发芽。 只要一有空闲,就往这种植了番薯的地头田间跑。 李廷相来找他,汇报这头一份人民报的售卖情况,印制的万份短短几天已经售空,问他要不要加印。 夏源只回了个你看着办。 朱厚照兴冲冲的跑过来找他,说京师里上上下下的全在修路,可热闹了。 夏源只回了个噢。 似乎,在他心里,这天底下再没有比这番薯长出秧子更重要的事情。 这可是番薯,在现代人眼里或许只是个寻常无奇的玩意儿,但在这个时代却具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堪比神物。 不只是亩产逆天,更关键的是,它的适应力极强,几乎任何土壤都可以种植。 水稻,小麦这等作物就像是某些大龄剩女,自个儿条件差,要求还高的一批。 产量低,还要待在好田里。 像夏源自家的良田,一亩地不过能出产个三百来斤的小麦,若是次一点的田地,那二百斤都顶天了。 相比起来,番薯绝对是品性高洁,产量高,就算是待在所谓的荒田烂地里头,亦可繁殖生长。 这样想一想,夏源都被番薯给感动了,真想仿照白杨礼赞,写一篇番薯礼赞。 可惜他懒得动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