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问他们三个里谁愿意去。 说真的,若朝鲜是这样的情况,跑去担任总督确实没了什么风险,只是远离故土,去外邦任职,还是让人难以下定决心。 以至于三人一时间无人应声,最后却是齐齐躬身,“臣等全凭陛下做主。” “依朕之见,不若”弘治皇帝的目光在这三位大臣里环顾,最后越过了李东阳和谢迁,看向了韩文,“韩卿家,便劳烦你去朝鲜担任这总督如何?” 见皇上将人选定在了自己身上,韩文心里一紧,但旋即整个人却忽而放松下来。 很奇特的心理,但确实有种放松的感觉。 有时候,人总是在摇摆不定中纠结,这时就需要外力来决定。 韩文深吸口气,“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嗯”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既然此事已定,那诸卿便出宫吧。快要过年了,韩卿家担任总督一事,等过了年再行赴任吧。” 几位大臣慢慢跪下了,叩首应了声是,有的自己站起了,有的年老站不起来,旁人搀扶着起身,几人慢慢退了出去。 弘治皇帝用余光望着退出殿门的几人,将怀中的铜炉抱得愈发紧了,半晌,他转头看向旁边的箫敬,“南直隶那边可有奏报呈上来?” “回皇爷,奴婢派厂卫明里暗里都在盯着,一旦有消息,立马呈奏上来。” “须得盯得紧一些,变法之事,事关重大。” 箫敬忙是应了,而朱佑樘又不再言语,只是凝望着大殿的角落怔怔的出神,明明正值而立之年,那副面容却透着一股与年龄极为不符的迟暮之感。 箫敬鼻头有点发酸,动动嘴唇,最后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问询:“皇爷,天冷的厉害,奴婢再去给您熬一碗参汤罢” 好半天,弘治皇帝才像是回过神来,摆手道:“不必,朕尚还挺得住。” 随后他问道:“你说,倭国那边冷吗?” —————————————————— 倭国冷的厉害。 似乎比大明还要冷。 如今,趁着一个茫茫的雪天,明军已是攻到了倭国的京都,数万大军,只花费一月有余,便一路摧枯拉朽打到了倭国的都城,并且兵临城下,看似容易,但实则一点也不难。 说是运气也好,说是抓住了时机也罢,总之,能一路打到这里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