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人思索片刻,感觉此事不太可能,所有人无不哈哈大笑起来,与此事而言,只要他们这群人能够搞事情,其他的那些皆是浮云。 既然如此,这事情处理起来的话,倒还是非常的简单。 众人又经过了一番研究探讨,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等到之后若是再有事情出现,再给他好好的安排安排。 一边说着众人一边大笑,仿佛这些事情,都已经被他们轻松的拿捏。 报报报。 太极殿内,就在他们这群氏族子弟认为他们把事情已经安排的妥妥的,能够尽情搞事情的时候,长安城外,一封800里加急,快速的飞奔而来。 只是这一次这一封800里加急,并不是他们大唐这边的人,而是来自一封吐谷浑的求救信。 这封求救信快速的赶了过来,希望大唐这边能够出兵帮助他们土谷浑。 他们吐蕃人就如同发了疯一样,对他们吐谷浑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在他们吐蕃人猛烈的进攻下,他们吐谷浑完全不是吐蕃人的对手。 希望大唐那边能够看在他们吐谷浑双方都是朋友的面子上,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吐谷浑出兵征战吐蕃。 不然的话,他们吐谷浑也就意味着要全军覆没。 若是城池被灭,也就意味着要灭国了。 这吐蕃人实在是太强悍,希望大唐陛下看到他们的请求,火速派遣人手前来增援。 听到这则消息,李二眉头紧皱,针对此事自己并非不是不想前去帮忙,而是因为此事真的有点难做。 李二立刻派遣人手全部来皇宫进行商议。 太极殿内,当李二把这则消息跟所有人说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众人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陛下这吐谷浑?” 其他的部族他们并不了解,但是他吐谷浑还是知道的。 当年大唐初建,倒是也帮助了大唐,虽然说当年他们的帮助,也是有利益掺杂在里面,但是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这些人所做的这些事儿也不错。 如今他吐谷浑来到这边进行求救,大唐帮还是不帮?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陛下,此事臣倒是觉得,我们倒是没必要去帮助他吐谷浑的人。 如今我大唐虽说强盛,但是与目前的情形而言,不太适合干预。 这吐蕃人刚刚来到我大唐与我大唐停战,我们双方已经和平。 若是此刻我大唐出兵,在与吐蕃展开战斗,这消息传出岂不是得让他们看我大唐的笑话? 再加上我大唐这边当以休养生息,好不容易西南边关这刚平定,实在不适合继续作战。 所以说针对此事陛下,微臣倒是建议我大唐这边,不要管这些麻烦事。 他们双方开战就开战吧,我们就静静的坐山观虎斗即可。 等到我们这边所有的事情全部稳妥了之后,在与吐蕃人开战也来得及。 听到他们那么一说,李二稍作思考,点了点头。 “此事倒是也可以,只是若是我们此次不帮助他们吐谷浑人的话。 是不是显得我们大唐这边做事太不够意思了?” 说到底当年在我们微弱的时候,这吐谷浑也曾经帮助过我们。 虽然说这国和国之间没有什么没有永恒的朋友,全都是永恒的利益,但是我大唐这边也算是有恩必报。 若是不帮忙,是不是与大唐这边的理念不太相符? “没错,诸位此事言之有理,若是此次我大唐不帮的话,恐让世人笑话。 要人觉得我大唐做事不讲究,既然如此的话,传朕的旨意。 派遣五千精兵,火速赶往吐谷浑,把吐谷浑的王孙贵族全部给接回来,让他们留在我长安城,在安排军队对他们进行保护,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陛下陛下所言,众人连连点头。 这样一来的话,可就别说我大唐这边做事做的不妥当了。 虽然说他们的国家被灭了,但是自己也要他们这边存活下来。 如今我大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是陛下,微臣这就前去安排!” 听到陛下说完,随后安排人手前去吐谷浑,把他们的皇亲国戚前想要逃难的可以先安排过来。 在前去征战吐谷浑的战场上,吐蕃一行人可谓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战斗力可谓是超级强悍,他们的将士把在与大唐征战所损伤的一切,全部发泄到了大唐这边。 吐谷浑这边的的将士慌了,本来自己国家的实力与吐蕃相比不是一个级别的。 如今又被他们吐蕃人一路吊打,所有人是彻底慌了。 这吐蕃一行人,实力如此之强,把他们这些人马一路吊打,前方有好多城池被彻底攻占了。 按照他们这样的攻击趋势,最多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打到他们吐谷浑的国都。 吐谷浑的国都城。 所以针对此事,他们也只能派遣将士前去大唐进行增援,想当年这大唐和吐蕃在西南还发生过战斗,把吐蕃也是一路横推。 如今把大唐这边给安排过来,想必他们唐人能够把吐蕃人死死的拿捏住呢? “将军。” 前来征战的一众将士聚集在一起,开始进行着下一步的商讨。” 将军你说我们征战,他们的唐人会不会出手帮助他们吐谷浑与我等一同征战? 听到其他将士这么一说,那将军摆了摆手。 “若是说我吐蕃与大唐没有发生过战斗,针对此事他们唐人定然会前来征战。 但是当年他大唐与我们吐蕃与西南边关发生了一场战斗,这一场战斗的出现,让双方都互相认识了一番。 我大相又前去长安城,与他们双方已经互相撤兵,通商互市,就算这一次我们前来征战,你们认为他大唐这边,会前来增援吗? 若是前来增援他们西南边关还要不?” 可别说,经过众人这么一番研究探讨,到了最后得出了结论,一边又是对吐谷浑的城池继续展开猛烈的进攻。 吐谷浑的王宫。 “我们的将士还有多少,能不能抵抗得住?” 听到大王那么一说,众人纷纷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如今这吐蕃本事强大,不是他们实力不足,而是因为这个吐蕃的实力太强了,完全是扛不住啊。 整个吐谷浑一大部分的将士都已经到了前线进行征战,还剩下的这些将士,则是驻守整个国都城,别到了最后国都上一个人都没有了,那就尴尬了! “混账,混账,混账,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我们的援军呢?援军到了哪里? 他们大唐呢,有没有害人,我们派去的援军有没有抵达到大唐,让大唐陛下派人过来增援呀!” “报报报。” 一则一则的消息快速的传了过来,说是长安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吐谷浑一行人,无不深深的松了口气。 只要大唐那边过来增援,他们吐谷浑肯定是保住了。 然而当听到传达消息的将士说,此次的唐人前来增援的是5000骑兵,所有人惊呆了。 5000骑兵能够抵抗得住那吐蕃人上万大军吗? 这唐人不会是瞎胡闹吧?还是说此次仅仅是先头部队? 这先头部队就有5000的将士,后面是不是有10万乃至更多的部队正在后方快速的赶来。 “国主,大唐一共增援了5000将士,说是掩护国主以及诸位大人撤退的!” “什么撤退?” “大唐的陛下说了,他们之前与吐蕃开战,元气大伤,又要提防那北方的突厥,以及辽东的高句丽,岭南的蛮夷,兵力分散太多,不太适合与吐蕃继续开战。 若是国主要进行后撤,大唐的将士则是掩护国主要撤退到长安城。 若是将来到大唐国力恢复,会帮助国主复国的。” 国主,唐军的将士就在外面等着呢,若是国主以及诸位大人不后撤的话,大唐那边就要回去复命了。 听到他们说的这些话,那吐谷浑的国主只感觉一股老血在心中酝酿,险些又喷了出来。 这大唐怎么能如此做事儿? 遥想当年,说好的同甘共苦,别到了最后你大唐实力变得强了,我吐谷浑的实力变得弱了,你大唐就这样背信弃义呀? 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一时间下方群臣针对此事,开始探讨起来。 有得决定与国都城共存亡也,有的人表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若是大唐此次不来帮忙,他们完全抵抗不住,到了最后若是城池被攻破,而他们也是死路一条。 若是我们去了大唐长安城那边,不但会受到大唐这边以礼相待,同时等大唐元气恢复了之后,我们再收复倒也不亏。 一时间群臣针对此事开始进行不停的探讨。 听的吐谷浑的国主,只感觉脑袋在嗡嗡作响,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怒斥。 “都好了好了,吵吵闹闹,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据说这个吐蕃人,他们一路攻城略地,十分的毒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