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星火燎原-《灵枢:未来序列》


    第(2/3)页

    林建国看着画面,突然笑了:“周岚当年做第一台神经干扰器时,总说‘技术要暖,要带着人的温度’。现在你们做的,就是她想做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正是周岚的实验笔记,“这上面写着,2001年她去山区义诊,看到一个聋哑女孩用手语说‘想听听鸟叫’,回来后就熬了三个月夜,改了七版神经听觉方案。”

    陆云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画着简易的听觉神经映射图,旁边写着“要让声音有温度”。他突然明白,“灵枢”技术能迅速被人们接受,不是因为它有多先进,而是因为它藏着这样的温柔——不是冰冷的代码,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

    下午三点,星火科技的全球发布会在京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场外,来自二十三个国家的记者举着相机,镜头对准入口处的“星火”标志——那是由无数细小的光点组成的火焰图案,每个光点都代表一段被技术温暖的故事。

    陆云站在后台,整理着西装领带。苏茜递过来一杯温水:“别紧张,全球有十亿人在看直播,他们都在等‘灵枢’的未来。”雷罡拍了拍他的肩膀,义肢传来沉稳的力量:“放心,安全队已经扫清了所有隐患,熵公司的余孽翻不起浪。”

    林建国走过来,将那个刻着“周”字的 U盘塞到陆云手里:“带着这个,就像老林和周岚都在。”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当年远建科技的发布会,周岚也是这样紧张,手心全是汗。”

    陆云握紧 U盘,冰凉的金属外壳传来安心的触感。当灯光暗下来,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聚光灯瞬间打在他身上,台下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他看向观众席,林建国、张启明、苏茜、雷罡坐在第一排,眼里满是期待。

    “大家好,我是陆云。”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也传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谈复杂的技术参数,只想给大家看几个画面。”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全息屏亮起。首先出现的是雷罡,他正在教一个失去手臂的小男孩使用义肢,男孩的手指第一次抓住皮球时,两人都笑出了眼泪;接着是云南的教室,孩子们通过终端“走进”敦煌莫高窟,虚拟的飞天壁画在他们身边流转;然后是西藏的医院,术后的患儿对着镜头挥手,眼里闪着光。

    “这些画面,是‘灵枢’技术的全部意义。”陆云的声音带着力量,“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公司的私有财产,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熵公司曾想把它变成控制他人的武器,但我们证明,科技的本质是守护。”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有记者擦着眼泪,有人举着写有“谢谢星火”的牌子。陆云等掌声平息,继续说道:“今天,我宣布一个决定——星火科技将开放‘灵枢’终端的底层代码,邀请全球的开发者、科学家、公益组织加入我们。”

    他按下手中的控制器,屏幕上出现了代码库的界面,绿色的字符像溪流般滚动:“我们设置了‘星火基金’,支持所有为普惠而做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帮助残障人士的义肢升级,还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设备改良,只要是为了让更多人被温暖,我们都全力支持。”

    会场瞬间沸腾了!记者们纷纷站起来提问,闪光灯亮成一片。陆云看着台下的景象,突然想起林默生前说的“星火燎原”——此刻,那些散落在全球的善意与智慧,正因为“灵枢”技术,汇聚成熊熊燃烧的火焰。

    发布会结束后,林建国第一个走上前,拍了拍陆云的肩膀:“林默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他的眼里闪着泪光,“老周也会的,她当年总说,技术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被爱。”

    陆云笑了笑,将 U盘递回给林建国:“这不仅仅是我的功劳,是所有相信科技普惠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雷罡带着安全队出生入死,是苏茜熬夜整理数据,是张总敞开生产线,是每个普通人的信任,才让星火能燎原。”

    苏茜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走过来说:“陆总,这是刚收到的合作申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合作,有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项目,还有非洲的公益组织,想把‘星火’终端送到难民区。”报告上贴满了便利贴,每一张都写着具体的需求,有的画着小小的爱心,有的写着“加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