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高俅失宠-《大宋骄阳》
第(2/3)页
蔡京、梁师成、高俅、童贯有些焦急,虽说现在都受宠,但伴君如伴虎,皇帝一时的喜怒,沉浮就在一瞬间。
如今捅下漏子,百官弹劾,言官挑刺,就连皇帝也得忍让三分,何况他们。
悔只悔当初私心太重,压住监军王公公身死的消息不报,压住呼延灼的军功不报,就是怕呼延灼居功至伟,成为第二个狄青,让武将的风头盖过文臣。等他凯旋班师,再拿出监军王公公身死之事大做文章,弹劾呼延灼督军不利,至少可以让他的功劳大打折扣。然后在剿匪成功后的一片歌舞升平中抢夺好处,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把自己都陷了进去。
蔡京毕竟老奸巨猾,翻云覆雨等闲间,不然他怎么能在相位上坐上十几载。而且他还留有后手,他的长子蔡攸就是他放在徽宗眼前甜点,如今经常陪着徽宗微服私访,受宠程度已高过内臣。
因为蔡攸不需要通报就可直接见到皇帝,并且对蔡攸的要求,徽宗都是言听计从。于是今夜蔡攸急匆匆潜入皇宫,兴冲冲回到家中,蔡京隐瞒不报的军国大事在他和徽宗的谈笑间全部灰飞烟灭。读书楼
于是第二天的朝议有些变味,徽宗先是把蔡京和梁师成的过错指出,斥责几句后话锋突转,说二人也是为国家的大计着想,情有可原,以后不得再犯。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本来百官做好弹劾四人的准备,谁知在徽宗一番轻描淡写的责骂中变得无足轻重。言官们都不能当场推翻皇帝的决定吧!那无疑是找死!
剩下的就是童贯和高俅了,童贯在此次剿匪中没有多大关系,他派去的王禀被俘的事情已经处理完,都不能翻旧账找抽吧!
所以他们把目光都聚焦到高俅身上,人是他推荐的,他又是禁军太尉,他不担责任谁担?于是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他。
高俅在众多机关枪扫射下,已由先前的严词辩解变成如今的无力争论了。因为几个人同时义正言辞的弹劾他,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头头是道,已毋庸置疑。高俅已无法也不能插言,他回头看看平时的党友,好歹出班给他说几句好话。
却见蔡京闭目养神,梁师成侧目发呆,童贯仰天凝视,其余的不是低头不语就是加入弹劾的行列。
娘的!不是都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么?
平日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你们的丑恶嘴脸!树还没有倒,猢狲就尽散,河都没有过就拆桥,还拿石头砸老子,等老子缓过气来,弄不死你们,老子就不姓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