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平州张觉(1)-《大宋骄阳》
第(2/3)页
平州张觉真汉子!居然以一州之力强撼金人!
宋江赞叹一句后开始设身处地考虑,历史上金人就是以张觉为借口侵宋的。当然就算没有张觉事件,金人侵宋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但至少他应该帮帮张觉,让这位英雄不能枉死。或许自己这只蝴蝶扇扇翅膀,能推后金人南侵的时日,让自治区飞速发展起来也是好事。于是他飞速传书给花荣,让他们全力支持张觉,并将历史中张觉的遭遇,以推测的形式告诉他们。
平州以张觉为尊,张觉也把平州推到风口浪尖上。
吴乞买听取完颜银术可之言收缩战线,把金人占领区内的所有人口财帛全部搬迁到东北老家,但在过平州的时候,张觉率军截击,杀了押送的金兵,抢了他们抢劫的财物,把所有人口解救。而后又在兔耳山将金国的三千骑兵伏击,杀的只剩下几百人逃脱。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个要命的决定,如果宋朝不接受平州,他将处于万劫不复之境。一州抗一国,孤城高悬,平州所有人的命运就掌握在徽宗的一句话中。
这几天张觉觉得心慌,太静了,金人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这可不是睚眦必报的金人的性格。但四处派出去的探子也打探不到一点金人兵马出动的消息,他懵了,难道金人认可了自己的作为?
怎么可能!
这天,一队人马自称是朝廷前哨,前来谒拜。引进堂来,带头人称他叫苗英,他们是太行山义军,有大事前来告知,迫不得已冒充朝廷使者。
张觉听完大吃一惊,完颜宗望率十万金兵将要攻击平州,自己的人怎么没有侦查到?他不相信似的看着来人问道:“张某与太行山好汉素不相识,手下将士也不曾和你们有半点交情,花大当家为何好意提醒?”
“义气!纯粹是义气!我们大当家佩服张大人敢为天下先的豪气,为袍泽不惜冒险营救,此等浩然正气,当属当世豪杰!”悠悠书盟
苗英甚是机灵,他边捧边滔滔不绝道:“我们大当家不忍心英雄落难,愿意全力支持张大人脱困,如果张大人同意,我等愿留在城中为大人效劳!”
特殊时期得有强大的嗅觉,张觉也非捧两句就洋洋自得之人,摸不清来人的真实意图,绝对不会做出留下他们的决定,而且这是不是金人往平州送内应的方式也不得而知。
他沉思片刻道:“多谢太行山好汉好意!张某捅破了天,暴风雨会接踵而来,过程会比想象中更加惨烈。效劳之事,有心则已,张某实在不想把麻烦带给各位好汉,望各位好汉回去带话给花大当家,张某诚心结识各位好汉,倘若能击退强虏,某必定亲往山寨拜访。如今大战将及,张某不便招待各位,望好汉们海涵!”
苗英见张觉甚是惊觉,语言客气,转头便送客,似乎不相信他们,也不分辨,拱手告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张觉不得大意,既然张觉保持清醒,也只能看交战的情形再做相助的决定。
张觉立刻多派哨探向外延伸,果然发现金兵暗自出兵,二太子完颜宗望挂帅,领兵十万来攻打平州,先头的骑兵队伍已迫近平州。张觉暗自惭愧,金兵如此大的阵势自己尚且不知,若是小分队袭击……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检讨自己工作做的太粗糙。同时也彻底相信那几人一定是太行山的好汉,金人是不会拿一次奇袭来做为派内应的透漏信息。
张觉立刻下令平州处于战斗状态,四门紧闭,防备金兵乘虚而入。
就在金兵先头部队离平州五十里的时候,宋朝的钦差也离平州不远,他们的派来传递消息的人此刻就在张觉跟前。张觉纳闷,要么都不来,要么都来,像是商量好一般,逼着自己手忙脚乱。但无论如何平州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钦差怪罪,他也不能离开平州去迎接钦差。他立刻派大将白诗臣前去,告诉钦差,平州大战在即,危险重重,暂且不要进城,等打败金兵再进城。
钦差是徽宗三子郓王赵楷,他听到白诗臣之言,心中暗想如果平州破,张觉战死或者投降,他这一趟可就没有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临行前父皇可是反复叮嘱平州的重要性。虽说造成今天的局面不能怪他,但功劳就打水漂了,他可是来平州抢功劳的,以后争夺太子位可得大功劳。他不顾白诗臣劝阻,催马快速向平州城飞奔,总算幸运,他赶在金兵到来之前入城。
张觉的心差点从嗓子中蹦出来,如果再慢一点,郓王就与金兵相遇。倘若郓王有个三长两短,他就成为宋金公敌,那时候真可没地方去了。
郓王赵楷对平州很是上心,他不听张觉劝阻,亲自和张觉同去城头御敌。
金兵的先头队伍正是被张觉在兔耳山打得狼狈逃跑的完颜阇母,他带着五千骑兵来到平州,见城门紧闭,城头将士林立,便知奇袭无望,只能等待大军到来强攻。
完颜阇母心中有一股怒气,他让一千骑兵在里城四百多步的地方谩骂,要么激的张觉出战,要么耗费守城兵士精力,总之对大军攻城有利。
一阵粗壮的箭矢插进金兵的身体,他们不得不退后躲避。张觉懒得理睬金兵,直接用神臂弓和他们对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