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徽宗的三件事-《大宋骄阳》
第(1/3)页
居然提前了三个月?看来金人已迫不及待了,该来的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听到金兵入侵的消息后,宋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场漫长的血雨腥风终于拉开了序幕,该梁山泊大显身手了。
宋江立刻送消息给汴梁,瞅准皇宫乱哄哄的时候,所有人质和李师师回山。并且严令太行山和自治区所在防区,金兵若不欺凌当地百姓,不要主动惹他们。先示弱,放他们进来,然后关门打狗,让他们有来无回。
朝廷中第一个知道金兵入侵消息的是童贯,但他没有透漏半点风声,否则京城中就会有逃跑郡王的说法流传。第二个知道的就是宰执大臣,然他们也没有透漏半点风声,他们不愿意打扰徽宗的悠闲和清静。总认为几个金兵而已,沿途那么多队伍,一定会打的金兵满地找牙。再说战火离京城还远着哩,急什么急?先压着!
纸终究不是包火的玩意儿,当完颜宗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战火烧到保州城时,这层纸终于着火了。
徽宗吓傻了,金人是那里来的这么大胆子,敢用兵大宋?但火烧到屁股了,哪有时间去讨论猜想,他立刻召集宰执大臣,商议对策。然宰执大臣们早被金兵势如破竹的气势吓瘫,连童贯都不敢率兵迎战,其余人哪有勇气,纷纷出策向金人求和。
这也符合徽宗的一贯做法,他下旨让转运判官李邺带万两黄金去求和。几天后金子留在金营,求和被拒,李邺战战兢兢回来,并向皇帝和大臣说出了自己在金营的见闻:“金兵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
六如判官一句话吓乱了宰执大臣,他们纷纷相互攻击,推卸责任,矛头都指向太宰蔡京。是他扣压边关文书,是他力挺招降张觉,是他收取郭药师的贿赂让这个叛徒当上燕山府的知府,是他……一句话没有蔡京就没有今天的金兵入侵。
蔡京倒台了!
他早就想到会有今天的下场,八十岁的人了,老眼昏花,白发苍苍,退下来就退下来了,他无憾。老树枯萎了,大树正在潜滋暗长,还有蔡攸为蔡家遮风挡雨,怕什么?
赵佶心力憔悴,尤其今天听到金兵绕过保州,直奔京师的战报后差点休克过去。眼望着一群比他更没有主意的宰执大臣,赵佶感觉到他就是站在一群呆头鹅中间的呆头鹅,何去何从,毫无眉目。他绝望了,如此无助的君王当的有什么意思!他扔下那群呆头鹅独自出来透气,不自觉地走到地道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