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陈东眼中的宋钦宗-《大宋骄阳》
第(2/3)页
在宴会上郓王痛苦涕零,向徽宗、钦宗认错,钦宗也表示既往不咎,但还得在软禁的地方呆几天,释放的事情还得和宰执大臣商议。郓王大喜,有父亲保护,自认为性命无忧,一高兴多喝了几杯。第二天郓王在软禁地方离奇死亡,御医验尸得出死因:饮酒过度,引发旧疾死亡。
徽宗在丧爱子的悲痛中还没有缓过劲来,就发现身边的人变了,太监、宫女、侍卫全部变成陌生人,而且儿子还派来几个贴身侍卫,他走那里都不离左右。
赵佶知道儿子是疑心自己会有异动,他是真心真意禅位,想和李师师在龙德宫琴瑟和谐,共度半生,可儿子怎么还不放心自己?赵佶感到自己可能走动得太频繁,为给儿子消除心病,他几乎不出龙德宫。
见父亲消停了,钦宗把目光瞄准朝堂。李纲是个危险人物,他手握兵权,又是京城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留在京城说不上哪天再来个黄袍加身,赵家天下岂不姓李?
于是耿南仲、陈公辅弹劾李纲“结士民伏阙”,以民变要挟圣上,有陛下在仍然接受百姓欢呼······乱七八糟的帽子扣在李纲头上。全本
李纲气愤不已,朝堂乌烟瘴气不适合他,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眼不见心不烦。上书辞职,回家养老。
关键时候钦宗说话了,李纲有功于社稷,是国家忠良,不会有企图,朕要重用。他立刻下旨任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全权负责北方防务,积极操练士卒,抵御金寇。
当李纲到达抗金第一线时才发现被钦宗忽悠了,宣抚使手头没有多少兵将,边疆其余队伍不归他管,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有职无权。李纲无奈的叹气,只能募兵,否则金兵再次入侵,让他一人提刀冲锋吗?
没有人注意到三封密旨从京城送出,数枚人头就要落地。
朱勔抱怨世界对他太不公平,花石纲来自于徽宗的命令,他只是奉旨行事,怎么就成罪魁祸首了?可恨这些朝廷重臣,当初多少银子揣进你们的口袋,如今却落井下石,集体弹劾。
这是什么世道?
赵佶,你这个只会书画玩乐的软弱皇帝,一点都不替为你跑前跑后的大臣着想,你不当皇帝哪有权力去尽情享受。在江南巡幸的时候,我欲用全部家财让你另立朝廷,可你居然沉醉在一个女人的怀抱中,厉言拒绝。如今落得任人宰割,我朱勔不甘心!
跑路!收拾金银坐船去海外!只要手中有钱,那里去都是一片晴朗的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