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金使萧仲恭(2)-《大宋骄阳》
第(2/3)页
萧仲恭激动的差点跳起来,他信誓旦旦道:“陛下错解了,此次是我皇与贵国诚心合作,绝无半点歪心窥视贵国京城。来时我皇指天发誓,若有贰心,死于刀剑之下!”
他突然又满脸堆笑道:“当然,我皇的小心思也瞒不过聪慧睿智的陛下,除了报仇雪恨外,我皇就是为了把自治区的人口迁移到我国。陛下也清楚我国幅员辽阔,无奈人口稀少,把自治区的人口迁移我国,陛下也不会损失什么。反正大宋有的是人口,陛下只要再迁移过来些百姓即可,但却为陛下拔去了一颗眼中钉。孰重孰轻,陛下心中肯定掂量的出来。”
钦宗思考片刻道:“此事关系重大,朕岂能儿戏,待朕考虑周详再议!”
“臣静候佳音!”
萧仲恭眉开眼笑,如同一只偷到了鸡的狐狸,笑得狡猾而又得意,他清楚此事八九不离十了。
萧仲恭退下,钦宗两眼一眨不眨,就像一根木头一样静静地思考。
得失。六号
这是钦宗最容易考虑的事情,只要让他下定决心处理得失的时候,也是一件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
当初金寇入侵,一片大好形势下,本来要和金寇一战到底的朝廷,金人一提出议和,钦宗就马上同意。因为他考虑了得失,因为他觉得除去郓王、白时中、李邦彦完全比打败金寇得到地多。后来金寇退去,本应该在黄河岸边痛打落水狗,但他也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也考虑了得失,因为他觉得架空李纲、遣送种师道远比打得金寇落花流水得到的多。
可现在他考虑到了得失,却无法下决心去做,因为若同意借金兵来消灭宋江,就彻底和自治区决裂,和全宋朝决裂。但诱惑太大了,致使他不得不时时刻刻去考虑。
钦宗清楚驱狼吞虎的后果,也明白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还知晓金寇心里想的什么,可事情如果按着自己的想象落幕,却是一场完美的大戏。
放金寇进来围剿自治区,不论是谁胜都是惨胜,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他都是最后的渔翁。
倘若金寇胜,孤军深入又处于宋军四面包围,金寇就是他砧板上的肉,什么时候挥刀砍碎就看他的喜好。倘若自治区胜,这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区之力能抗住一个国家的全力一击吗?就算有神奇出现,自己轻轻松松就可以把宋江请下神坛,宋江已经没有能力和自己对抗了。
不过就算与虎谋皮,也不能把自己扯进去,得授意大臣去做。这样的事情钦宗做得着实得心应手:白时中殚思竭虑筹集金银是他授意的,李邦彦苦思冥想议和、打击武将是他授意的,宋静心和陈东想方设法发动民众也是他授意的······最后事情败露,他们就是替罪羊,与皇帝没有丝毫关系。
如今的宰执都是主战派,何粟、秦桧、孙傅都倾向于金寇再犯必战。钦宗召集何粟、秦桧、孙傅三人,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以自治区为诱饵,引金寇上钩,然后聚全国力量包围他们,等他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消灭。
三人听到钦宗的大手笔喜出望外,策划金兵的行军路线,策划宋军的包围路线,忙得不亦乐乎。钦宗此时开始置身事外,一切都由宰执和萧仲恭洽谈,他不闻不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