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布衣斗士-《大宋骄阳》
第(2/3)页
圈内一三十余岁的书生高高站在临时撘起来的台上,他面容清瘦,棱角分明,透出一股坚毅,如同山顶矗立的青松,挺拔而不屈。
只听他慷慨高呼:“太祖遗有石碑:‘有宋一代,绝不杀文臣、言官,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的人。’今李纲李大人有功于社稷,就因直言,反而身陷囹圄,闻听不日就要处斩。我欧阳澈在此呼吁各位父老乡亲,替李大人鸣冤,共同呼吁朝廷释放李大人!”
“各位父老乡亲,金兵肆虐,两次南下,将大宋大好河山撕得支离破碎,留下一个血迹斑斑的家园待我们去建设。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所有大宋人民应该抛弃成见,团结一致,外抗敌寇,内修明政。像李纲大人这样铁骨铮铮的栋梁,正象征我们大宋的脊梁,是修复大宋伤痛不可缺失的人才,如今却身陷囹圄,还有没有天理?想靖康初,李大人独守京城,力挽狂澜,将金兵阻隔在京城之外,那是何等的艰辛……”
欧阳澈声情并茂的演讲引起周围百姓的共鸣,他们纷纷举臂高呼,声援欧阳澈。
本来欧阳澈就在百姓当中声名远播,是百姓心目中的布衣斗士,老百姓佩服他慷慨尚气,敢于直言,虽身为布衣,却以国事为己任。常纵谈世事,善谈世事,忧国悯时,见识明达,切中时弊,其忧国悯时之心,皆出自本性。360文学网
靖康初他曾经向朝廷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后金兵攻破汴京,钦宗赴金营求和。金人提出苛刻条件,迫宋订立城下之盟。
欧阳澈闻讯愤慨不已,对众人说:“我能口伐金人,强于百万之师,愿杀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见信,请质子女于朝,身使金营,迎亲王而归。”
众人笑他痴狂,他也不予理论,只身徒步前往京城。但人未到,金兵已退,汴京已成为伪韩首都。再后来听闻赵构登基,他又转道临安,准备伏阙上书,不想刚到临安不久,就听李纲下牢,择日斩首。
欧阳澈是布衣斗士,怎么可能任由李纲这样的功臣屈死,他立刻联络一些有志之士,进行演讲,大造舆论,试图通过人民的力量迫使赵构释放李纲。
天竺寺前人越来越多,欧阳澈道:“乡亲们,咱们去皇宫前请愿,让陛下释放李大人!随我去,一切后果都有我欧阳澈一人负责,绝不连累大家!”
说完一跃而下,大步前走,后面的百姓熙熙攘攘,跟着欧阳澈向皇宫前走去。
朝廷早就得到线报,黄潜善带着一批兵士将游行队伍拦截到皇宫前,严厉斥责欧阳澈在皇宫前聚众闹事,命令百姓立刻散去,李纲的事情朝廷自会处置。欧阳说朝廷若放了李纲,游行队伍自行解散,不放李纲就要向朝廷讨个说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