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一封家书-《大宋骄阳》
第(2/3)页
赵佶闻言幽幽一叹道:“当初京城破,满门皆为戎虏所囚,生不如死时大多人心中暗暗抱怨自己的皇室身份,若是平民哪有今朝的罪孽。可见高贵的身份只是悬在人头顶的一环虚荣,顶不了吃喝,挡不了灾难,或许还会成为灾难的发源处。如今身脱牢笼,倘若还要炫耀自己的高贵身份,会显得是多么的肤浅和荒谬!我都是一名普通百姓了,我的女儿就不是帝姬,有什么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切有贤弟做主!”
宋江暗叹,岁月就是一把雕刻刀,当把一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剃去以后,才会出现一个真正的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一刀刀痛苦的人,是不会体会到这一点的。想不到一场浩劫,竟让一位纨绔帝王悟透了一切,变成一个真真切切的人。他放下了权势,放下了荣华,放下了那份帝王的尊贵,可能唯一没有放下的便是对李师师的那份爱。
赵佶,师师的这份爱你最有资格拥有!
姜还是老的辣!
赵构看完父亲的信,不由感叹,虽然南北相隔,但自己的小心眼似乎父亲都了如指掌,信中所言犹如亲见。
唉!读读
看来只能按照他的指示走下去了,不然有可能因小失大。
因为那句类似威胁一样的话,一直在赵构耳边环绕:“倘若一意孤行,为父必定在自治区复辟,向各州县发文,取消你的合法帝位。”
知子莫如父。
赵佶一巴掌就拍在赵构的命门上,吓得他连大气都不敢喘,内心里只哆嗦。
皇位这东西真怪,以前赵构没希望得到的时候,他想都懒得去想,后来有希望得到的时候,他朝思暮想,如今皇权在握,他根本不想松手,谁想夺去就要谁的命。
这么大的事情,赵构一个人拿不定主意,他必须和他的智囊汪伯彦、黄潜善商谈。王伯彦和黄潜善更怕赵构失去帝位,那样的话他俩就不是宰相了,二人看完信后,达成共识,就坡下驴,坚决执行太上皇的指示。
因为这封信是赵佶的底牌,底牌只能亮一次,下一次亮出来就不灵了。
只要建炎朝廷和自治区再次修补国书,他们把税赋上交国库,就证明自治区已经承认朝廷的合法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