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大雪-《大宋骄阳》


    第(3/3)页

    不过只要在自治区安家落户的百姓都有土地,就算没有参加开荒的百姓也会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当然这些土地第一年就要缴税,不过税赋也不多。

    土地有了,土地多了,百姓兴高采烈,但粮食种到地里却有困难。一些最早在自治区生活的百姓已经有了自己的耕牛和农具,可许多新加入的百姓却没有耕牛和农具,这在自治区不算问题,现在自治区有许多养殖场,牛已很多,所以自治区用低价出租耕牛和农具。

    农民怕旱,粮食种在地里,如果老天整天板着个脸发烧,再浇不上水,百姓就将颗粒无收。这也难不住自治区,浇水的问题也解决了,许多大水车竖立在河岸旁,想想连织布都用水力,建造些超级大水车还在话下吗?

    没有过冬的粮食,没有春种的种子,借!自治区在各村镇的粮站可以借给百姓一定数量的粮食和种子,全部无息,来年收获了,借多少还多少。

    当然借据上写得清楚,倘若耍滑耍赖不还,出路只有一条,离开自治区,永远不得踏入半步。而且自治区成立了农业部,部长由宋清担任,专门关注百姓生计,解决百姓生活问题。

    自治区大量的土地还是由生产建设兵团种植,这些队伍也是自治区步兵的一种兵种,不属于战斗序列,主要就是搞生产建设。

    他们种植着广袤的土地,为自治区筹备了大量的粮食,因此就算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自治区也不缺军粮。不过这些队伍也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就是强度没有战斗序列队伍那样大,不像他们一日一练。

    这些队伍在关键时候也要派上战场,他们虽然战斗力不是太强悍,至少比那些望风而逃的宋兵强很多。

    自治区现在的军事力量更上层楼,没角牛杨进带来的三十多万人,有一半变成军队,这些人有的进入建设兵团,有的进入其他兵种内,剩余的全部变成百姓,并自发进入民兵队伍。

    队伍在数量上增加了,在质量上也增加了,每天一训,练出铁的纪律,练出铜筋铁骨,练出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练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倘若遇到战争,这些兵就是敌人的噩梦,没有谁能挡住这群猛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