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杀人不见血的刀-《大宋骄阳》


    第(2/3)页

    本来所有炎黄子孙心目中都有一个团圆情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宁穷一年不穷一日,正月里一家人红红火火吃个团圆饭。然后走亲访友,相互祝福、问安。可今年就算勒紧腰带也过不上个瘦正月,别说往年的肥正月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新法所致。

    其实明眼人清楚,这种赤贫与新法无直接关系,都是鼎州府衙官员故意歪曲、混淆、颠倒新法内容所致。

    他们以新法为幌子巧立名目,各类不可名状的税赋都强加到百姓身上,限期不缴便入户扫荡,百姓若不赤贫都不正常。

    这不,正赶上春耕季节,无种子下地,往年此种情况,百姓向大户借贷种子即可。但今年不一样了,新法规定借贷之事由官府统一管理,民间不得借贷,否则按抵触新法 论处。

    百姓才不管谁主管借贷,只要能借到种子就行,而且官府宣传的借贷利息比大户家低一半,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百姓都兴冲冲地跑到府衙借贷,却灰溜溜地空手回来。

    原来府衙玩起了猫腻,言皇恩浩荡,低息为百姓借贷,规定每口人最少贷白银三十两,而拿到手的却是交子。看好书 

    这下百姓不干了,我们要的是种子,你给交子让我们去买种子这也无可厚非,但贷款给交子,还款必须还白银这就说不过去了。

    一则普通百姓家只求温饱,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银子,一句话,多贷就是多掏利息,谁愿意把钱放在家里无用,还要给官府掏利息;二则用交子购物售价高于白银,也就是说交子是贬值的货币,拿到手里就类似多了两成利息……这哪里是皇恩浩荡,这分明就是变相剥削。

    于是百姓对这种浩荡皇恩产生的抗体,极力抵制,不予理睬,私底下向均大户借贷。

    官府见状便强制执行,上门按人头强按手印,不管是平民还是富户,均得执行新法,若遇反抗……哼哼,一顿皮肉之苦后,带血的手印便到了借贷文书上。

    皇恩如雨露,不得不沾。

    鼎州,人们对新法抵触情绪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却说这日鼎州武陵县百姓齐聚县衙门口,声讨不良种子商贩恶意提价。这已经好几天了,官府只是不痛不痒的干预几句,商贩立刻挂起种子告罄,今日停售的牌子,过几天再挂起有种子售的牌子,价格更高。

    今日人声鼎沸,愤怒的人群冲开看守,冲进县衙向父母官汤洋讨要说法。

    汤洋怎肯强制让商贩降价,那里面可有自己和县衙内好多官员的提成,故而他义愤填膺的表演了一番,但百姓对这种不痛不痒的搪塞已经免疫,坚决要求父母官亲自前往商贩处,而且大有绑架汤洋去商铺的趋势。

    汤洋大怒,一声令下,衙役、官兵冲进人群,棍棒相加,血流满地,伤者无数,待人群溃散,抓了许多伤者入狱,定谋反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