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免礼,之后便道:“刚才说到哪了?” 这时有大臣出面道:“陛下,齐国公劳苦功高,不能因为此次平手而惩罚于他,那样显得不公!” 李承乾看了看此人,定是长孙无忌的党羽。 还有人道:“是啊!陛下,定是罗艺太过狡猾才致于如此!” 李世民想了想,正要说些什么。 却被李承乾抢了去。 这时候不能让李世民作出判断,万一他心软,直接让长孙无忌无事,那他就白来了。 于是他便大声说道: “战场只有胜与败,平手就是不胜,那便是败!吃了败仗就得处罚,否则让那些牺牲的士兵们当如何?他们的命就这么没了吗?” 李承乾的话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因为他说得一点都没有错,特别是几个大将,他们带兵打过仗的,不由得点了点头,只不过是没有出来为他站队,毕竟长孙无忌在那里,没有敢招惹。 “众爱卿,可还有其他意见” 李世民也十分难于决断,毕竟长孙无忌与自己穿同一条裤子过,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就算是他犯了错,他也下不了手,除非大臣们也觉得长孙无忌应该罚。 可就是没有人站出来表述一下自己的意见,这让李承乾十分不满,于是便道: “我说得有错吗?怎么没有人出来表态一下,你们是介于齐国公的y wei之下,才不敢说出自己的政见吗?这可是十分危险的,有言论不敢发,我大唐养你们做什么!啊?” 李承乾可不会让他们闲着,因为他早已经看到有人点头了。 这时一个武将出来道:“我赞同太子殿下的说法。” 总算是有一个出来的,这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太子殿下说得没有错,若是一直胜不了罗艺,还有可能对我们长安产生危险,到时候可不止于我大唐军兵的事,我们百姓可能还要遭遇不幸!” 但却有人持反对的态度,就算是李承乾说得再有道理,但他们却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有人说道:“我觉得齐国公之所以会败,还是因为马匹的关系。若是我们的兵马再强一些,这一次,可能直接拿下了罗艺!” “对对对!便是如此!” 有人还说:“此次卢国公与吴国公二人前往,我看他们也不一定做得比齐国公好,齐国公可是我们的大将军,武力超凡!” …… 众说纭纭,这一下子便出现了两面,一方面支持长孙无忌,另一方面支持李承乾,不过这么看来,支持李承乾仅在少数。 照这么下去,李承乾的声量会被盖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