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因为腿部存在的客观情况,五千米的比赛开始以后,第一圈李嘉音差点就没有跟上大部队。 与上午的三千米比赛不同,下午的五千米,并没有体育生的。 一则,是因为五千米的比赛体能消耗实在是太大,而且与其他径赛项目隔着的时间很近,体能安排上很容易存在问题。 往往是专业的运动员,才会把体能安排得格外精细,像李嘉音这种没钱任性报两个同天的巨体力消耗项目的作死行为,基本不可能出现在专业的练体育的人身上。 当然,游泳这种以兼项为荣的特殊大类叉出去,不在正常讨论范围之内。 上午有体育生参与,李嘉音都差点站上领奖台,下午全是和她一样的普通高考生,她还挤不进第一集团,这谁能忍? 所以,一圈以后,感觉到腿部的知觉慢慢回归自己的掌控,李嘉音立刻就掐腰开始加速。 这次,她不光是要挤进第一集团,她还想要领跑。 五千米的节奏比三千米其实更加重要,她这种第一圈完就开始提速的行为其实是很不明智的。 奈何一站在场上,李嘉音就控制不住地想起上午那最后的十米怎么追都追不上的绝望,哪怕知道现在开始加速后续可能会被人超过,李嘉音还是决定赌一把。 她在赌自己一开始就把速度带起来,除非现在参赛的人里有和她一个想法的狼人,不顾体力分配强行跟上她的节奏,不然等到她把速度带起来把距离拉开,后程的时候其他人就很难追上她了。 而后续她即使降了速度,其他人因为她一开始的领先,也会不自觉的跟着她的节奏而放慢速度,她要做的就是这个参照物,让其他人跟着她的节奏走。 除非是专业的运动员,不然是很难对自己的速度有一个客观的判断的,往往都是选定领跑人员作为参照后,将自己的速度和对方的速度进行对比,并且根据对方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速度。 即使是专业的运动员,也不乏翻车情况发生,像田径这种小组前二稳定晋级的项目还好说,游泳那种所有人的排名就真的不光考验你自己的体能分配,还考验你对对手的体能分配习惯的了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