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负相思意-《河山有幸逢故人》
第(2/3)页
晚间。
曲千秋惴惴不安的等着听候发落,自那日被人破门而入,他便一直被囚禁在这个地方。——说囚禁其实是不准确的,他在这里好吃好喝的,也没人打骂为难他,唯一就是不准他出去罢了。
他实在摸不透这位爷的心思。
不过他也从下人的闲言碎语中将事情听了个大概,不过他也从下人的闲言碎语中将事情听了个大概,得知谢青临并未大开杀戒,涉事官员虽经历了一段人人自危的日子,但到底都活下来了。据他所知,顶多也就是有人被夺了权。
甚至连盐井都平安无事的存在着。
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也有一条生路?
他本来是抱了必死的心,能苟活下来就已经知足了。
几人都围坐在一张紫檀平角条桌边上,谢青临坐在主位,江云妧与宋星桥分别在他一左一右,对面是惴惴不安的曲千秋和香吟,黛浓和林英并宋家的小厮都站在自家主子后面伺候着,倒显得他们人多势众,对面二人茫然无措。
由于昨天的“偷窥”,江云妧事先已经知道了他们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让香吟暂时留在这里本意是为了保护她,哪知道后来她得知曲千秋也在这里,还不肯走了。
香吟今日未施粉黛,如瀑的青丝只用一支白玉梅花簪松松挽起,气色看起来倒是很好。
不知道昨天她走之后,这二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江云妧心里暗暗想到。
“千秋先生”可是城西人士?”谢青临问道。
虽不明白他问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曲千秋还是恭敬地回答道:“正是如此,我自幼长于城西,成年之后曾四海为家出去游历过一番,后来感觉自己老了,便又回来了。”
宋星桥插嘴道:“而立之年,便已是老了吗?”
曲千秋苦笑:“自是比不得公子风流恣意,我终究还是一个被俗物所累的人。”
宋星桥年方十八,正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他从小被娇惯着长大,宋相对这个小儿子偏心不已,京城里像他这个年纪的少年,早就开始帮着分担家里的事了。偏只有他,每日最大的事就是吃喝玩乐四字而已。
他撇撇嘴,不再说话。
谢青临便又说道:“怪不得,我看你对城西百姓的关照可不像是假的。”
“我孑然一身,本就没什么可牵挂的,因此若是舍了我这条命,换他们有个容身之处也是好的。”说完这话,他偷偷看了一眼香吟的,见她神色如常,才松了一口气。
江云妧暗中骂了他一句,真是个没良心的,也不知道香吟看上他什么了。
“不过,”谢青临还有一事不解,“你可知道城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流民?竟无一人愿意事农桑吗。”
谢青临事后才想到这一点,正常情况下,本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去做工,毕竟民以食为天,土地才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曲千秋听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大人,并非是乡民懒散,不事农桑,而是城西土地贫瘠,种子种下去,若是运气不好,连芽都不会发;就算长了,一年到头也常常颗粒无收。”
江云妧听了这话,心脏猛地抽了一下。
铺天盖地的回忆又涌进来,前世江淮大旱,整整三年没有好收成,第一年人们还能靠着余粮过日子,加上朝廷的救济,倒也没有发生太大的事故;第二年依旧无雨,谢青临命各地捐粮运至江淮,可惜只是杯水车薪,人们只得勒紧裤腰,米汤度日;到了第三年,地里的野菜都被挖个干净,朝廷一筹莫展,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食人的惨剧。
人间地狱,不过如此。
她耐着头痛,低声问道:“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何此地不宜耕作?”
“一开始谁都不知道,只当是惹恼了土地神,我们那里历来有祭拜土地的风俗,但是什么用都没有……我游历了几年回来后,才敢对此作出一点推测,可能是地下的盐水所致。”
土里含盐,想必庄稼是没法生长的。
江云妧听懂了,她曾经在书里看到过,庄稼生长的条件极为苛刻,水、盐、沙,稍有一个不对劲就会影响收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