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少年事-《河山有幸逢故人》


    第(2/3)页

    君舟民水的道理,明明他还没有教授过,二殿下是从何得知的呢?

    他瞥了一眼毫懒懒趴着的宋星桥,默默打消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宋相家的这位小公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懂这番道理的人。

    如此说来,唯一有可能的,只能是皇后娘娘……

    谢子瑜本来也懒洋洋的趴在书案上,自打谢青临开口他就精神了起来,虽然还是趴在案上,实际上已经在侧耳凝神听着,听到最后,他忍不住问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苏仲宣一看,发问的竟然是素来无心学习的四皇子,不禁感到一阵欣慰,四殿下终于也对圣贤道理感兴趣了啊,他轻抚胸口,娓娓道来:“此文乃是前朝以为有名的谏臣所写,所幸当时时局清明,君主仁圣,他才有机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来……”

    他讲得颇为投入,正要讲述前朝时那段贤臣与明君之间广为人知的故事,却猝不及防被一声尖利的质问打断。

    “不过是一个臣子,竟然敢威胁皇上,他哪里来的狗胆?”

    竟是谢子瑜。

    他纤细的眉毛挑起,瞪着眼睛问道。

    苏仲宣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僵在当场。

    所有人都看着这个胆大妄为的小皇子,没有人说话,窗外传来两声清脆的鸟鸣。

    宋星桥便眼巴巴的朝外张望,眼睛里的神采是平素不多见的,好像无论上书房里发生了什么,他都不感兴趣似的。

    苏仲宣深吸一口气,缓了半天,才慢慢说道:“四殿下此言差矣。”

    谢子瑜毫不畏惧的与他对视,一张小脸上已满是张狂倨傲,虽然年龄尚小,周身戾气已不容忽视,苏仲宣看着他,就觉得他恨不得将所有看不顺眼的人都拖出去乱棍打死。

    世人皆知,能入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的,自然也不是普通人。

    苏仲宣自然也有满肚子真才实学,气度更是无人能及,他见过的事多了,还没有把谢子瑜的逼问放在眼里,从容不迫道:“四殿下以为得君臣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难道不是如此吗?”谢子瑜从椅子上跳下来,站到他近前,仰头看着他:“如果我做了皇帝,若有谁这般与我作对,我定要将这等忤逆之人斩尽杀绝。”

    一片吸气声。

    这言语也太过惊世骇俗了。

    谢子瑜的伴读比他年长些,懂的事情也多,他常常对谢子瑜的肆意妄为感到束手无策,就比如此时,他明明预料到谢子瑜可能会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

    苏仲宣的脸色犹如寒冰,众人隐隐感觉室内温度都降了几分。

    他长叹了一口气,沉声问道:“这话是谁教你的?”声音里像是凝结着冰碴子。

    谢子瑜再无法无天也还是个小孩子,被太傅骤然变换的气势吓到了,畏畏缩缩的退了一小步,虽然他不明白太傅为什么要生气。

    明明母妃就是这样说的。

    谢子瑜的伴读心里暗暗叫苦,自家殿下也太无法无天了点,但是他又不敢有任何抱怨,还得替他解决事情,不然事后陈家人肯定不会让他好过。如此思虑了一番,他正打算自己担了这罪名,也好过二人一同受过。

    他正要站出来,却有人先他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