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极品庖丁之奸商本色》


    第(2/3)页

    按这个时候的小麦平均亩产一担左右计算,每年只需要上缴两到三担而已,剩余的十几担都是自己的,另外还有秋季的玉米、高粱无需纳税。

    只要努力耕种,每年便能收获二三十担小麦和玉米,不光用来填饱肚子绰绰有余,就算偶遇天灾一季颗粒无收,大伙也不用再去逃荒要饭。

    “刘大人,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刘大人,朝廷真的要将耕地分给我们?”

    “刘大人,我们真的只需纳一季的税粮......”

    如果真如眼前的青年所说,无需多久,最多三五年风调雨顺的话,家家户户都可以购置耕牛,养殖家禽;

    盈余的粮食换了银钱还能修缮房屋,添置铺盖、家具等,比起现在每年都要缴纳高额的租子、给周员外和秦老爷,百姓们可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因此,所有人都害怕这只是一场不太真实的黄粱美梦,许多人都开口怯怯的问道。

    “不错,你们杏花营村是整个大丰、受皇恩普照的第一批试点......

    而且今年,我义父徐赟还将免费给你们提供种子,以及发酵有机肥的方法、如何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等这一两天内,让崔老丈和大伙选出的群众代表,将土地整理分配后,你们就可以去开封领取种子,趁着墒情下地播种。”

    大灾过后的开封、商丘、洛阳等地,粮食还是很紧缺的,为了大伙能够填饱肚子,最好是多种植一些对肥水需求不多的大豆、高粱、红薯......等作物;

    而对肥料需求较多的小麦、玉米,等他从开封离去前,刘化云也会挑选几种耐寒、耐寒,往年表现最佳的品种,让徐赟将杂交育种的方法告知给他们。

    “我等拜谢刘大人、拜谢徐大人、叩谢吾皇万岁万万岁隆恩.......”

    听说不光种子免费,只要自家田里的庄稼、变异成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就可以被提督大人,按双倍的价钱购回;

    葛二牛、三娃子、谢老头、黄仁等越聚越多的村民,无不欣喜若狂,在崔地保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跪下拜谢道。

    就连一开始受了委屈,此刻正抱着黄鹂跪在自家杏树下的张霞,脸上也是满是兴奋的笑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