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安排布什以及另外两名轰炸机飞行员回国的决定不是斯普鲁恩斯决定的,也不是尼米兹决定的,以斯普鲁恩斯看来,他不希望放走任何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第五舰队需要这些飞行员,而且当时舰队还没有回到珍珠港,这些飞行员只能在乘坐飞机先回到珍珠港,然后再乘坐运输机回国。命令是由美国总统,或者说是由直接向总统负责的一个办公室以总统的名义下达的。 这三名飞行员,还有几名舰队官兵,以及几名陆战队官兵将组成一个巡回演讲团,他们将前往美国各个城镇,向那些在后方劳作的美国公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地经历,讲述他们是怎么英勇无畏的与敌人作战的,是怎么冒着炮火冲向前线的,是怎么在激烈的战斗中击落敌人的轰炸机的,以及是怎么将炸弹投到敌人的战舰上去的。这些人都是各个兵种的代表,他们的演讲不仅仅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战争,还要重新树立起美国人对胜利的信心,要让所有美国人都坚信,军人正在前线无畏的战斗,军人需要后方的大力支持,同时,美国正在走向胜利,而不是正在被唐帝国击败。 显然,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一个用来鼓舞士气,或者说是欺骗公民的政治任务。斯普鲁恩斯不知道是谁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可他知道,这很有必要,对此时的美国来说,没有什么比鼓舞国民士气更重要的了。 随着法国战败,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被歼灭,澳洲大陆遭到攻击,俄罗斯命悬一线,西班牙萌生退意。意大利苦苦支撑,英国的十几座大城市几乎变成了焦士,越来越多的不利消息让很多美国人都在怀疑,他们是否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总统将他们带入战争的决定是否正确。甚至已经出现了对战争不利地言论,已经有不少的民间社团公开的,或者是非公开的表示。战争将彻底的摧毁美国,最终美国将彻底的输掉战争,甚至输掉自己的国家。 这些不利言论的危害甚至比输掉一场决定性地战役还要大,如果连美国国民都对胜利不抱希望的话,那么还会有人报名参军吗?国内的工厂还能保持高效率运转吗?而且美国总统还能继续留在白宫吗?这些显然都有巨大的疑问,也许唐帝国正等待着这一刻地到来,只要美国国民承认战败,那么美国就将彻底战败。 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寓,而国民士气的重要性也是一样的。斯普鲁恩斯知道提高国民士气的重要性,因此在收到尼米兹的电报后。他就立即挑选出了三名飞行员。以及三名战舰上地官兵。这些人将提前离开战场,他们不是回国享受优厚地待遇,而是去迎接新的挑战。美国能否在战争中坚持下去,就要看他们能否在巡回演讲中感动,说服,或者是欺骗那些并不知道战场上真实情况的公民。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保证美国人还在继续战斗,还在继续为胜利而战斗。 可斯普鲁恩斯不太相信布什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也许这个年轻人还太稚嫩了,还不知道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可这不是斯普鲁恩斯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其他五个人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他们回国,要他们去面对成千上万的同胞,而不是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炮。这也不重要,会有白宫的官员专门负责协助这些官兵的,会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向国民交代作战行动的,斯普鲁恩斯甚至敢打赌,布什等人的演讲稿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在正式登台之前会有好几次排练,最后他们都会完成新的使命。并且从公民那里获得更多地支持,为政府继续提高税收,继续加强军事管制提供依据。那么,美军就将获得更多的战舰坦克,飞机大炮,获得更多的弹药物资,同时,还会有更多的美国青年离开他们的亲人,加入军队,拿起武器走上前线。也许,最后美国将赢得这场战争,也许会输掉这场战争,可那时候,又有谁记得那几个曾经在讲台上向他们演讲的年轻人呢? 想到这些,斯普鲁恩斯都笑了起来,也许唐帝国也在做着同样的宣传工作吧,也许唐帝国没有必要去欺骗他们的百姓,毕竟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唐帝国的内部凝聚力,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唐帝国百姓地战争意志。也许美国在硬实力上已经追上了唐帝国,可是在国民素质方面,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将军,才收到的电报!” 斯普鲁恩斯回过了神来,他接过了副官递来的电报,只看了一眼,他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随即就离开了办公室,朝着司令舰桥走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一个多小时前,两艘航母都被鱼雷击中。”副官急匆匆的跟在了斯普鲁恩斯身后,“‘香格里拉’号中了两条鱼雷,舰长已经下达了弃舰的命令。‘本宁顿’号中了一条鱼雷,现在还在抢救之中,不知道能否坚持住。” 斯普鲁恩斯拿着电报的手在微微发抖,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