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制弓-《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2/3)页
只有弓背的上下硬度一致,才能保证弓矢的精准度,不然射出的箭矢,不是高了,就会低了。
弓背调整好了,还需要在两头锉出弦槽,弓背的那一侧深一些,内侧的略浅。
做好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便要“训弓”,就是让弓背保持弯曲的姿势,明朝的工艺是把弓背放在火上烤,那样的话,虽然大大降低了造弓的时间,可却也降低了弓的拉力,减小了弓箭的射程。
王腾采取的是托架支撑的方式,为了防止技艺泄漏,这里他只让张铁匠一人参与。
在王腾的指diǎn下,张铁匠造出木制托架,然后将弓背卡在托架里,每过半个时辰换一道弦。
“张大兄,以后这训弓的技艺就交给你了,切记,不可泄漏给外人知晓”
匠工最重传承,张铁匠学到了这一手,已经是激动莫名,哪有不应承的道理?
“大人放心,我张铁匠绝不泄漏半个字”
王腾不置可否,趁着训弓的时候,他又让人做了几道弓弦,弓弦是用马筋混合羊肠制成的。
广灵的工匠之前也为村里的猎户做过猎弓,只不过相对于官用的硬弓,猎弓的射程差的老远,只能说是软工,而制造硬弓的工匠都被官府集中看管了起来。
能够亲眼目睹一张硬弓的制作过程,这对于广灵的木匠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两个时辰之后,第一张长弓在王腾的指diǎn下做成了。
王腾尝试着拉了个满弓,力度应该在三十公斤左右,一个未经训练的成年人可以满弓三次,要是经过训练的话,做到满弓六次还是有可能的。
造弓的过程繁杂无比,亏得木匠工艺绝佳,才弥补了王腾的一些疏漏,怪不得伟人都说实践出真理,没有经过实践证明的理论,只能是空谈。
成功造出长弓,王腾得意非凡,他让人唤来童一贯,指着一百步外的杨树,道“可以射中那树吗?”
长弓在手,童一贯眯缝着眼睛,估算了一番距离,道“我试试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