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马科的报应-《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1/3)页

    只要进入暗道,马向便可以带着人马逃出生天。~,

    不过,庄内鱼龙混杂,绝大多数人马都被官军冲散了,如果等到人马聚齐之后再行逃窜的话,只怕又要横生事端。

    马向极力找寻退路的时候,马科心乱如麻,他依旧无法接受己方人马连连败退的事实。

    刘宗敏算什么东西?

    之前王腾的手下败将而已,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今日却将马科的两千兵马逼到了绝路上。

    怎么会这样?

    前一刻官军尚在围剿流寇,为什么下一刻攻守之势易转,官军成了被剿之人?

    刘宗敏来的太巧,太巧了,世上怎会有如此凑巧之事?

    直觉告诉马科,其中定然另有变故,不过,刘宗敏显然没有告诉他真相的打算。

    退入别院的官军未能挡住气势如虹的流寇,越来越多的流寇在刘宗敏的统领下冲入院子。

    不大的别院内挤满了数千人,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官军。

    刘宗敏出现的太过突然,官军们惊魂未定,少数敢于抵抗的官军很快在刘宗敏的冲杀下死伤殆尽。

    如果没有增援,马科的势必要遭受一场大败。

    数里之外,潜伏在树林中的周遇吉等到了王腾的快马传讯。

    军情如火,王腾给予周遇吉临机应变之权,也就是说,是否救援马科,全由周遇吉自己决断。

    广灵骑军藏身此处的机会,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就算周遇吉按兵不动,日后也不必担心马科攻讦。

    周遇吉叹了口气,王腾在这个时候放权却是丢给他一个难题。

    救还是不救?

    马科麾下兵马嚣张跋扈,驻守在寿阳的时候与广灵军摩擦不断,简直可恶透顶。

    然而,马科毕竟是官军,刘宗敏是贼,如果一直这么按兵不动,周遇吉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说到底,周遇吉还有底线!

    须臾,前方探马带来了最新战报,“将军,刘宗敏亲临战阵,已然杀入了马氏别院”。

    “马科如何?官军还有多少实力?”

    探马有些不屑,“马科遁入别院之后不知去向,官军撑不了多久了”。

    “流寇有多少人马?”

    “刘宗敏麾下有两千精锐,不过,另有三千流寇正在往寿阳而来”

    周遇吉吸了口冷气,“这支流寇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按理说,卢象升处处围堵,流寇绝难有可乘之机,别说三千人马,就是三百人也很难冲出包围圈。

    “建奴大举南下,天子诏令督师北上御敌,这支流寇有了可乘之机”

    又是这样!

    流寇与建奴仿佛取得了某种默契,一旦官军剿匪出现了较大的进展,北方的黄台吉便会挥军南下,破坏大明边军的战略布局。

    这是第几次了?

    洪承畴为何三番两次剿匪不力?就是因为建奴与流寇遥相呼应。

    如今,头疼的人换成了卢象升。

    近来,官军接连取胜,眼瞅着就要大获全胜,可是,建奴大举入侵,卢象升不得不抽兵北上。

    督师的军令尚未抵达,周遇吉不知道广灵军有何差遣,不过,寿阳城是非守不可的。

    如果马科全军覆没,说不定无人可用之下,广灵军需要全权负责寿阳城的防务。

    对于归心似箭的广灵军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近年来,王腾带着广灵军杀了不少建奴。

    众所周知,建奴睚眦必报,仅靠黄得功、马武等人,能够守住蔚州的那片基业吗?

    周遇吉有了决断,“李相,你速速回禀守备,将建奴南下,督师即将北上的消息告诉他,切记,没有守备的命令,不得向任何人泄漏这一点”。

    “得令!”

    “乌齐格,告诉你的族人,我准备救援马科,让大家做好准备”

    乌齐格便是察哈尔人的骑军统领,平日里由他负责蒙汉通译工作。

    察哈尔人性格直爽,乌齐格觉得马科可恶透顶,当下忍不住问了一句,“周将军,马科一行可恶透顶,我们真的要去救他们吗?”

    周遇吉微微颌首,“流寇势大,总计有五千之众,若想守住寿阳城,早日归返,马科必须活着”。

    乌齐格皱起眉头,“可是,就这么救了他们,我总觉得不甘心”。

    周遇吉淡淡一笑,“放心吧,我会让马科吃点苦头的”。

    乌齐格这才点了点头,“必须给他留下一个永生难忘的代价”。

    马氏别院中,马科自然想不到另有一种官军正在按兵不动,就仿佛之前他对马向做的那样。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