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囊中羞涩的大明天子-《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3/3)页

    只可惜,朝中的这般混账太能演戏了,他们朋比为奸,共同进退,几乎没有特立独行的人物。

    这样以来,法不责众的朱由检便无法杀鸡儆猴,他心中隐藏的杀意也无法宣泄。

    这感觉糟透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由检干咳一声,侍立在一旁的内侍急忙用尖利的嗓音喝道:“诸位且住,陛下有诏!”

    诸位大臣不敢怠慢,急忙做出侧耳聆听的模样。

    朱由检强忍着怒意,道:“诸位爱卿所言,朕已然明了,你们担心王腾年纪太轻,担当不起重任,是吗?”

    这是对反对者说的!

    有门,看样子王腾要升官!

    赞同升官的人员大喜,他们赌对了,天子将王腾视作了嫡系!

    既然是天子的自家人,便是再升几级又算的了什么?

    一时之间,朝堂上落针可闻。

    这才是一国之君应有的感觉,一言而决天下!

    想到这里,朱由检挺起胸膛,“朕认为,有功便有赏,王腾斩杀真奴,有功与大明,朕便不能亏待了他,否则的话,天下百姓岂不是说朕不识好歹,耽误了忠臣良将?”

    天子独断朝纲,到了这时候再与他针锋相对显然不明智。

    一番思考之后,反对者做起了缩头乌龟。

    没了多嘴的反对者,朝中大臣纷纷迎合,“陛下所言极是,王腾升官之前,我大明边陲深受建奴之害,边关军将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破解之道,可是,王腾出现之后,新军屡战屡胜,近来更是打残了正蓝旗的两成男丁,这种泼天大功若五赏赐,如何让百姓信服?”

    朱由检微微颌首,“众卿所言极是,既然如此,便升王腾为三品参将,掌平虏卫”。

    “陛下,不知这平虏卫所辖何处?”

    “宣府、大同府以外宣大地域,皆为平虏卫所在,如何?”

    众人吸了口冷气,这是给了王腾天大的权力呀。

    升官,意味着赏赐,户部尚书毕自严头疼无比,“陛下,平虏卫辖区如此之大,不知知兵几何?驻地何在?”

    朱由检知道国库的窘境,当下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给王腾这么大的地盘了。

    现在可好,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必须兑现,否则的话如何取信于人。

    晋升王腾为三品参将倒是不难,不过是几套官服、印信的事情,可是这么大的地盘,必须有人来守。

    前些日子,卢象升上表,朱由检已经知道,王腾麾下人马折损大半,如今只剩下了一千多人马(实际要多)。

    山西那么大的地方,只是一千人马的话无论如何也做不得面面兼顾。

    也就是说,王腾扩招兵马已经成为兵马。

    可是,朝廷没有钱,拿什么来赏赐?

    这时候,吏部尚书谢升(此人在后世历史中降过清)出了个馊主意,“陛下,微臣听闻广灵王腾生财有道,麾下有铁厂三座,矿山无数,银钱一事,便交由他自筹,如此可好?”

    王腾有铁厂的消息,朱由检曾经听说过,当时他不以为意,只以为是个小厂。

    可是,现在谢升这意思是说王腾是个大财主!

    这还了得,做臣子的哪能比天子有钱?

    要知道,朱由检的内库都快空了,这时候,他最见不得别人比他有钱。

    刚刚对王腾升起来的好感随着谢升的诋毁瞬间消去了三成,朱由检沉吟片刻,“此事不可,朝廷养兵是为国为民,岂有让王腾自筹的道理,这要是传出去,朕该如何自处?”

    谢升假意请罪。

    朱由检又道:“不过,谢爱卿所言也有几分道理,王腾既然略有薄财,为朝廷分担一番也理所应当,让他垫付部分军资,其余部分由地方筹付,如何?”

    只要不是朝廷掏银子,再荒唐的理由毕自严也答应,“陛下圣明!”

    泱泱大明,用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能够节省一份是一份!

    毕自严一心为公,其余的大臣们没有他这么高尚,眼瞧着各部大员没有表示异议,当下也纷纷应和起来。

    朱由检松了口气,终于了却了一件大事。

    (未完待续。)u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