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什么是兄弟-《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2/3)页

    胡威将手中的银子重新放入褡裢,原本他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刘大牛没有通过遴选,他会拿出二两银子赠给对方,让其渡过难关。

    没想到,刘大牛也通过了遴选。

    现在好了,兄弟二人双双入选,想必可以成就一段佳话……

    回家之后,刘大牛将银子交给了母亲,“娘,后天我便去当差了,我走后,你可要照顾好自己,这银子是官府给我的安家费,你不必节省,下个月发放俸禄的时候我会托人把银子捎来的”。

    刘母没接银子,只是板着脸呵斥道:“我儿,我且问你,这银子真是你的安家费?”

    刘大牛信誓旦旦,“千真万确,孩儿再不孝也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好,既然是当差,你给娘说说,当的是谁的差?”

    “就是给咱挖水渠的王大人,他在蔚州募的兵”。

    刘母瞪大了眼睛,“就是击败建奴的那个王腾王大人?

    刘大牛重重颌首,“不错,就是此人”。

    刘母激动不已,“好,大牛真是出息了,我们老刘家终于有盼头了”。

    刘大牛一声不吭,他知道,自己的母亲需要时间来平复一下复杂的心情。

    果不其然,许久之后,喜极而泣的刘母擦干眼泪,厉声吩咐起来:“大牛,军营不比家里,不可好狠斗勇,不可拂逆上司,你明白吗?”

    “娘放心,儿子明白”

    “做娘的不想你大富大贵,只想你平平安安的”

    刘大牛急忙宽慰道:“娘放心吧,建奴刚刚退却,流寇又在陕西,三五月之内,蔚州不会有战事的”。

    刘母神情复杂,“入了军中,为娘只希望你不要辱没了祖宗,更不要对不起王大人”。

    刘大牛慨然应诺。

    男子汉大丈夫,有恩报恩,王腾王大人三番两次拯救刘大牛一家,刘大牛自然要舍命报答。

    翌日,不知是谁把刘大牛遴选入伍的消息传了出去。

    天还没亮,刘大牛家门口便挤满了道喜的庄邻。

    众人皆知,王腾麾下待遇最是丰厚,只要刘大牛踏踏实实在军中站稳脚跟,刘家必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人粗手不及,刘氏倒是开心的很,她们家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刘大牛的弟弟妹妹也高兴的跳来跳去,也许,唯一感到煎熬的只有刘大牛自己。

    在家的日子漫长无比,刘大牛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入伍的日子。

    终于,入伍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天还没亮,刘大牛便与胡威早早地来到了校场外。

    此时,已经有不少青壮先行抵达了,他们看到刘大牛二人之后只是报之以微笑。

    能够出现在这里的青壮都是通过遴选的人,以后说不定可能成为袍泽兄弟,既然如此,那就更没必要得罪了。

    “新来的二位兄弟,早早找清楚自己的位置,快快排队,省得王大人出来之后发脾气”

    在好心人的提醒下,刘大牛这才发现队伍的古怪:六七百人待在这里,排成了大大小小的长队,没有一人大声喧哗,所有人都提着小心。

    刘大牛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而胡威也离开了。

    卯时一刻很快到了,三通鼓过后,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将来到点将台,“诸位,我便是王腾,朝廷的平虏卫参将!”

    新卒能够自觉地守规矩,王腾很是欣慰,“本官不会追究你们的过去,只要你们认真训练,苦练本领,本官一定不会亏待了你们”。

    新卒有些窃窃私语。

    王腾又道:“既然入我麾下,尔等便要谨遵将令,若有违背,重责不饶”。

    这是题中之义,吃粮当兵,肯定要受人管教。

    殊不知,王腾话锋一转,“来人呐,将点卯误时的家伙带上来!”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却见十多名棒大臂圆的军卒押着一队青壮行到了台前。

    王腾不动声色,“尔等点卯误时,已非我军中将士,杖责三十棍之后将银子还来,此后我等再无瓜葛!”

    一名军卒涕泪交加,“大人,给我个机会,给我个机会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游嗷嗷待哺的儿子呀”。

    王腾似笑非笑,“既然你如此放不下家人,还是留在家中照顾父母吧”。

    “大人!”

    “还愣着干什么?快些动手!”

    “诺!”

    王腾一声令下,行刑手左右开弓,将一众青壮打的哭爹喊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