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风云酝酿-《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2/3)页

    旋即,眸子划过眼角,目光清冷的盯着斑驳巨大黑痕的土地,“……不管野兽也好,强兵也罢,都不重要了,往后这里将鸡犬不留。”

    “确实不重要了。”

    风在丘陵荡起,树叶如波浪般微微起伏,盘旋的余烟犹如丝絮,从丘陵上方飘远。

    诸葛亮也感叹了一声,便起身邀贾诩一起回去,嘴角泛起笑意:“太尉,你当动身去陛下身边,该谋下一局了。”

    贾诩慵懒的舒展一下筋骨。

    “这群倭人没什么本事,不过过去也是应该的,陛下若是问计,倒也能快些结束对倭岛的厮杀,然后快些回去。”

    “为何?”

    “海风吹的膝盖疼。”

    “呵呵!”

    话语间,两人并肩而行,说说笑笑里,返回矗立丘陵后面的营地,这是新立的营寨,在察觉到倭人的企图之后,诸葛亮便将原来的军营做为陷阱,来上一出请君入瓮。

    其实倘若诸葛亮一人,虽说也不会让倭人计划得逞,但还要颇为费一些时间。

    可眼下贾诩在侧,他极擅洞察人心,和事情背后的玄机,通过天子索要破暗桩的工具,便揣测倭人下一步的行事。

    从军队上分析,对方有四国岛一战的前车之鉴,显然不会正面与自家军队硬拼,唯有从其他方面着手,但最终目的肯定是要夏国兵马打败。

    既不能正面打,就只剩一条路,断辎重粮秣,和夏国兵马的后路,将其困在四国岛,一步步蚕食。

    不过可惜的是,碰上一個擅长揣测人心的贾诩。

    半个时辰后,驽马拉着简陋的车厢缓缓停在对马岛海港,诸葛亮从车上下来,一同下来的还有收拾一番的贾诩。

    “太尉,到了那边当多为陛下谋划。”

    “丞相就别操心了,上辈子操心的太多,就在后面好生待着,上辈子,诩上辈子夹着尾巴做人,这辈子自然要一展才能。”

    说完,贾诩拱了拱手,意气风发的走上运送粮秣的海船,前线六万兵马,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天文数字,一个士兵每天就需要三四斤米,还不算青菜、肉食。

    从吴州盛康、中原的麟郡,每日来往的船只都是成百上千的运送粮秣到对马岛,诸葛亮每日的工作量也极大,寻常文吏根本办法做到调度有序。

    这也是苏辰带他来倭岛的原因之一。

    而从对马岛到四国岛东部,每个半个时辰,也就是两刻钟便有一艘船运送粮食过去,就是为了做到,前线每日所需粮食不会断掉的可能。

    贾诩乘坐的便是今日过去的第五艘海船,待快至晌午时分,绕过四国岛北面,他方才来到东部,此时四国岛与云国岛中间的海域,已经有许多舟船游弋。

    他站在船首,看着一个个浑身赤裸的士兵跳进水里,船上的同伴则紧拽着绳索,等到绳子传来抖动,船上的人便用劲将水下的同伴拉扯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