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迈上一层层宽大的阶梯,兵部尚书三步变两步地朝着金碧辉辉的大殿跑去。 途中差点喘不过气来。 好在候于殿外的宫内侍卫前来搀扶,他这才缓下来,喘了口气。 “秦大人为何如此着急?”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禁军侍卫长也是个老油条,话里话外都在打探着消息。 “是关于庆王的,本官知晓近来陛下对庆王殿下有所上心,这才将这军报亲自送来。” “此事非同小可,还请通报一声。” 兵部尚书面色严肃,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 此时,殿内。 太子朱允炆以及一众太子党文臣正站在台下,躬身说着什么。 而听了他们的话后,朱元璋面无表情,甚至眼底略有些许冰冷。 这其中大臣内有一蓄两鬓胡子的人尤为傲然颔首,眼底始终藏匿着就连是朱元璋都未曾察觉到的阴霾。 此人是太子党中最为深受信任的大臣,正是靖难之役名臣黄子澄! 作为辅佐东宫,伴读朱允炆之人,他时常展现出了迂腐的参政理念,也正是他直接影响了未来的大明走势。 也正是他,给朱允炆提出了要削藩的谏言。 换言之,若是没有他,也就不会有靖难之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藩王因而惨死自缢! “秦大人,您不能进去啊!” “陛下正在商议要事!” “哎!” 禁军侍卫长洪亮的声音忽然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引来在场所有人的注视,包括朱元璋。 “本官有更重要的事情禀报!” “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老臣才是!” 话音未落,兵部尚书已然跨过了门槛,见还有朱允炆等人在,脸色微变,立即下跪行礼:“微臣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见此,侍卫长露出苦笑,在看到朱元璋的一个眼神示意后,拱手退去。 他的闯入,令朱允炆十分不快,皱起眉头呵斥:“没看在商议事情么!秦尚书就这般闯入,莫非是没有将陛下,还有大明皇室放在眼里?!” 于大明十二年开始,这兵部尚书的官职几乎都是朱元璋亲力亲为提拔上来的人,也因而同太子党不对乎。 若加入太子党,那就是对陛下的不尊,可不加的话,日后等太子上位,那下场… 可那也比不能得罪了朱元璋,要知道朝堂中臣子无不畏惧朱元璋。 “陛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