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挂在了县衙大门口! 几个衙役连忙就是上去想要取下,强忍着胃里的翻腾,使尽了吃奶的力气,那颗血淋淋的头颅依旧纹丝不动。 这时,他们才看清楚头颅上面插着一柄短刃。 而这短刃上面,赫然刻着大明军中的纹路。 “大,大人,这刀刃,是军中刀刃!” “我们,要不要禀报给上面?” 衙役吓得不敢动了,看着那刀刃心里发怵。 军中能用上这种刀刃的人,不是有背景就是有过军功的人。 换言之,那都是在圣上身边的。 他们这些最底层的人,如何见过圣上,又如何能僭越行事? 听到是军中刀刃,那县官一愣,当即指着围观的群众,怒喝:“再看,本官就把你们的眼珠子给挖出来,散了散了!” 但一道身影却是直冲冲地来到了县官面前,露出得逞的笑容:“我看呐,此人是得到了报应!” “你们县衙,县官不敢管的事,有人管!” “人在做,天在看,只不过还没有轮到某些人罢了。” 是你! 县官认出此人就是上次报说冤案的二柱子,皱着眉头,就让人直接押住了二柱子,然后沉声质问:“你可知杀人者是谁!” “我也想知道,我的救命恩人是谁,要不是他,我和亲戚的祖宅还回不来呢。” “杀得好!杀得好啊!” 二柱子高兴地咧开嘴,丝毫不惧脖子上的刀刃。 你! 县官大怒,张手就要夺过刀刃,可一只大手却是擒住了他的手腕。 抬头望,他的脸色大变,连忙行礼:“见过知县大人。” 老知县点点头,随之看了看一脸高兴地二柱子,又是瞥了眼上面的头颅,眉头紧皱:“既是军中之人出手,那就与我等无关,只要是上报就是,但你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对百姓动手,你恐怕就难逃罪责了。” “是,是下官莽撞了。”县官低着头,说道。 这时的围观群众在听清楚真的是军中之人后顿时炸开了锅。 “怪不得那狗县官不敢查,原来是军人啊,哈哈哈!” “一物降一物,他们也就敢在我们县城狂妄,出了县城他们屁都不是!” “哎,不过说来,为何二柱子刚报冤案,这个藩王亲戚就死了,会不会是…” “谁知道呢,看来以后不能再惹二柱子了。” 第(2/3)页